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赋能医疗行业,实在IPA为医疗系统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加速

2023-02-24 10:35 作者:实在RPA_IPA  | 我要投稿

随着国家经济越来越发达,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发展,中国老人预期寿命延长,出生率持续下降以及劳动力的迁移,造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

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从2016年的1.5亿人增加到2021年的2.01亿人,由于老年人身体各方面机能都有所下降,患病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需要经常去医院进行治疗,但是由于就医过程复杂、办事效率不高,导致人们就医困难。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显示,中国每1000名患者仅对应1.79名医疗人员。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剧,需要医疗援助的人数也在相应增加。在新的人口趋势的变化下,医疗领域面临的压力巨大,医疗行业必须要找到适应这种变化的新突破口。

为此,国家大力支持医疗信息系统的建立,积极推动医疗IT市场的应用,极大的简化了挂号、划价、收费、报销等流程,缓解了排队问题。医疗IT市场需要为病患者提供更人性化、更合理的服务。

为什么传统RPA无法做到让医务人员皆可操作?

数据孤岛和系统之间缺乏相互的操作,是当下医疗IT需求面临的最大问题。当前,医院当中并不缺少足够的信息化工具。只是孤立的IT系统之间,难以进行有效的数据打通。

其实,这其中的很多工作都可以借助RPA来完成。RPA技术旨在解决相互孤立的系统之间不能互相操作的问题,有效打破数据孤岛,实现信息的共享。简单来说,RPA是一种模拟人工手动操作,处理大量、重复、机械性工作的程序。RPA可以跨系统进行数据检索、数据迁移以及输入。

RPA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当前医疗领域的工作效率,将医护人员从重复、机械的数据搬运中解放出来,去更好地应对与病患的沟通,提高病患满意率。RPA通常部署在用户界面层,不受制于底层IT基础设施。所以在信息安全性方面,RPA有着较好的表现,并且投入成本也相对较小。

但是,使用传统RPA最大的局限在于,它无法让每一个医护人员都能学会如何使用。因为,传统RPA不能降低其“IT属性”。

主要表现在:医护人员需要在RPA产品界面搭建业务流程,而RPA作为软件产品是IT视角,医护人员需要从其原来的业务视角转换为IT视角,将业务逻辑“翻译”成各种RPA功能模块,这会带来不小的学习成本。

实在IPA赋能医疗行业,在多场景中发挥作用,加速医疗系统数字化转型

相比传统RPA,实在智能推出的实在RPA6.6.0,它具有八大创新特色,其中最具关注的要属实在IPA模式。实在RPA的IPA模式,是类似触屏手机的颠覆式创新,彻底推平了横亘在用户面前,导致传统RPA学习成本大、使用门槛高的三座大山——“拾取、元素和变量”,带来了真正的人人可用,实现“打开就能用、入门就上手”。

传统RPA专家模式vs实在RPA小白模式

医护人员在进行流程设计和搭建时,不需要切换到RPA的流程开发画布界面,还是在以往的业务操作界面。每一步操作之后系统都会根据该业务的属性和医护人员的操作习惯自动推荐相应的RPA流程组件,医护人员只需要根据系统的推荐和引导一步步点击鼠标,就可以搭建自动化流程,完成业务闭环。

在医疗行业中,实在IPA能在多种场景中发挥作用,加速医疗系统数字化转型,包括患者预约挂号、出院康复指导、加快账户结算、医院银行对账、药物供应商管理、EHR系统管理、医疗耗材审计、医务人员考勤管理等场景

例如,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实在IPA搭建好自动化流程,解决患者挂号预约的相关问题。在患者到医院注册的过程中,实在RPA可帮助医疗机构自动收集患者基本信息,以及自动安排预约就诊,简化患者就医流程,提高患者满意率。除了构建患者数据库之外,实在RPA可自动填写电子档案,并从现有系统中提取临床诊疗数据传送给相关医护人员,减少医护人员的文书工作,让医护人员有更多时间专注于治疗。

踔厉奋发,实干笃行。未来,实在智能会一直以“实干者”的姿态在RPA行业中不断创新技术与产品,为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加速。

赋能医疗行业,实在IPA为医疗系统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加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