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不自由

前面四集看完之后很丧气。
最后一集看完之后好了一些,不是什么大叔给予关爱的原因,只是突然觉得,豚鼠主题馆挺可爱的。
我会喜欢上这样的咖啡馆。
回到这部剧本身,联系片名来观看,感受创作者对当下生活的思考。所谓伦敦生活,或许还真是一个时代缩影,讲的是个人主义泛滥之后的反思。
这可能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个人主义,但将自私的一面表现出来,这已经很接近大众定义中的个人主义了。
当人从集体中慢慢抽身,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成了件扯淡的事情。
女主在最后的自我攻击。

性方面的诉求当然是人类的通性,欲望里面这是很深的,那所谓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来者不拒”这件事,难道有什么错嘛?
逐渐人人都去追求自由的世界,却没有什么人能够承受住自由的代价,这就是悖论本身。追求自由的人,反倒成了不自由的那一方,所谓做自己想做的事的人,无法得知自己想要什么。
女主这边的,她父亲在展览会上所用来为自己辩护的。

这句话简直无可辩驳,既然你在追求自己的幸福,我也有权追求自己的幸福。即使这个我的幸福并没有让你幸福。
即使你的继母是个很糟糕的人。
而在姐姐那边,自己取得世俗意味上的成功,却嫁给了一个怪里怪气还带点恶心的丈夫。为着这样的家庭甘愿放弃自己的大好前程。
这也是一个选择,稳定的家庭至少能给自身带来稳定的安全感,比起这点其他都不再重要。
至于她对Fleabag的质疑,认为一直表现得自私自利的女主说出的,她的丈夫在生日宴会上试图亲吻她的行径只是杜撰,这难道不是很正常嘛?也许是好意,也许是不怀好意,但一直过得痛苦的妹妹,可能是嫉妒自己家庭的幸福,可能是希望自己追求自己个人的梦想,但不管用意如何,她说的很有可能不是真的。
这难道不是顺理成章?即使姐妹之间有血缘关系,即使心知肚明这种事情实际上很有可能发生,但通过自我欺骗活在安定的家庭中这件事,难道不是每天都在世界各个地方上演?
个人的独立,家庭的温存,在现实中出现了奇怪的扭曲。
最后回到女主本身,将事情的真相揭穿,自己最好的朋友是被自己害死,因为自己跟她的男朋友上了床。说的似乎全是自作自受,一切都是自己咎由自取,女主将所有的罪责感加到了自己的身上,以便给自己一个自杀的理由。
却在求取自杀的时候被正在知错悔改的大叔遇到,被处于同样人生糟糕境况中的大叔拉了一把。
真是皆大欢喜。啊,黑暗里的一片光。
可事实上,真正抚慰到女主的,也许并不是这个性魅力为0、曾经性骚扰过同事的大叔的劝导本身,而是一个现实的被发现。
原来,人人都不开心,我并不是异类啊。
这点的发现,才会让丧气的人成功振作。发现大家其实都在黑暗里,才会有勇气去追求那一道光。
人其实就是这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