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6月14日思社整理

2023-06-14 21:43 作者:一只斯莱特林吖  | 我要投稿

【专题】对外开放

    起步:经济特区的建立

    发展: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深化:加入WTO

        经济特区的建立:

            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定

            概况:1980年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大经济特区

            意义:推动改革,扩大对外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过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地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特点:点线面结合,全方位,多层次

        加入WTO:

            背景:对外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的步伐,促进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发展

            结果: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

            意义:为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新空间


意义: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对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重要作用。


对外开放大事记:

1980年4大经济特区                    

1984年沿海开放城市                   

1985年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

1992年开放内地

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线<--------------------------------点


中西部内地<-----------------------------------------------------东部沿海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全方位:对世界上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

    多层次:从东到西,沿海到内地,形成全面的对外开放

    宽领域:不仅是经济领域,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域开放

加入WTO:机遇挑战并存

    机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新空间

    挑战: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科技与经济水平较弱,在国际竞争中不利

近代----当代对外开放差别

            近代                                             当代

背景:签订不平等条约                        工作重点为经济建设

性质:被迫,丧权                               主动,平等

影响: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发展,国力上升,地位上升


启示:闭关导致落后,开放促进发展。国家发展要不断学习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培养人才。





6月14日思社整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