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强国,铁路先行” 实践DAY1
河海大学河海里尔学院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发展成就观察实践 Day1 2023年7月24日 地点:杭州/南京
23至24日,小组成员陆续从全国各地汇聚杭州。当日早晨九点,四名组员于杭州西站云谷集合,拉开了本次“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发展成就观察实践活动的序幕。
实践团的第一个考察项目便是眼前的杭州西站。杭州西站作为中国铁路车站“站城融合”设计理念的示范车站,与一般的铁路车站有很多的不同之处,同时,他以“云之城”作为设计理念,又有着诸多的精妙设计。走出地铁出站口,实践团来到了一个叫做“云谷”的车站模块。这里贯通车站东西,将将站场切分为两部分,将纵向通径灌注其中。
云谷
实践团参观云谷 云谷的下端为交通换乘中心,位于车站到达层的中央部位,十分便利。东西两段将城市路网引入,并设置了城市公园,将绿化引入车站。同时,东云谷的公园中静静地挺着一辆DF4型内燃机车,作为中国铁路的一名老前辈,他就在这里静静地注视着上方的人车往来、列车进出,注视这中国铁路的日新月异。
云谷铁路公园
团队合影 小组成员踏上站台,经过一段长扶梯,得以窥见站房的主体结构。数条银色长廊在站房内贯穿而过,几条氛围灯点缀其中。再向上看,是无数条钢梁编织成的网状结构,支撑着站房的天顶与之上的光伏板,颇有机场航站楼的设计风格。同时,一体化贯穿的设计也加强了站房光线的通透性,减少了照明所需能源,结合顶部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与站内经过精心设计的节能电力系统,整个车站为实现“碳中和”做出了重要的尝试。小组成员来到候车室里,惊讶于阳光穿过十字拱形天窗倾泻而下,一如朝阳透过云层,照射着澎湃着的,锐利的银色巨浪。
候车厅
站房顶部设计 小组成员了解到作为杭州亚运会的配套设施,也作为城市的门面,这个总建筑面积51.220平方米的“云之城”之所以被称为称为“城”,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单纯的交通枢纽,而是和周围的商业,办公区形成集群,作为一个独具特色而又功能完整的模块融入城区之中。
正在进行外立面清洁作业的老师傅
从落客平台两侧观景台俯视站场
与城市路政相融合的落客平台
远处的云门与近处的车站建筑
后小组成员乘坐动车,来到南京市,于下午三点时乘车来到南京中车铺镇厂参观。实践团很荣幸地邀请到了中车浦镇集团团委书记带领参观。书记在展示厅带领实践团观看了企业概念宣传片。在大致了解了集团的相关信息后,书记向大家介绍了公司目前主要业务类型,并将大家引向一面充满公司车辆产品模型的墙边。看到这些琳琅满目的模型,小组成员感到十分地震撼。接下来,书记给实践团讲述了铺镇厂的历史,以及浦镇厂与共产党的密切关系,讲述了从英国殖民期间的一个小维修厂如何发展壮大为国家重点企业的故事。实践团成员也了解到了浦镇厂是南京地方党组织最早的发源地。同时,实践团也通过展览了解了新中国时期公司的建设历程、车辆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稀有车辆,阔宽了小组成员的视野。最后,书记给实践团介绍了21世纪以来国家各种领导小组的到访与关切,可见中车浦镇在中国铁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随后小组成员随书记来到生产车间参观,仔细观摩了列车在生产线上的生产过程,了解了一列动车组一步步从图纸变为现实的过程。实践团成员也积极询问了书记关于其中生产线的奥秘,例如关于生产速率以及很多细节的问题。书记也耐心地一一答复,让小组成员学到了不少知识。 (由于生产车间内部涉及商业与技术机密,不允许拍摄,故很遗憾没能留下该部分的影像资料)
参观展览馆
展览馆
展览馆西首大厅
实践团成员与书记合影
实践团成员合影
今天一天,小组成员从“城建”看到“车建”,见证了中国铁路车站建设的最新理念,认识了一列列动车组背后的奥秘,看到了铁路在各个方面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又如何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到每一位居民的一丝一毫的生活中。 夜色已深,实践团成员也纷纷进入梦乡,因为明天他们将早起动身,前往某处,亲眼见证中国交通更“飞速”的成就!
摄影&灵魂P图:概念机 杭西文案:概念机 浦镇文案:凯文武兹 汇稿:凯文武兹 修改与排版:靖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