皙墨占星社公众号推文005
这次的内容远离灰暗的八宫,接近光明的九宫。
改的我都快吐了......必须去玩游戏中和一下了。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osmeo(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83547780/
一不小心,又写了一万七。简单摘抄几段:
易经,是华夏民族传承至今的宝贵遗产,是继往开来的文明智慧。简单来讲,我们可以把易经分成四个学习方向:
象(可简单理解为符号学相关)。
数(可简单理解为代数学相关)。
理(可简单理解为哲学相关)。
占(可简单理解为卜筮相关)。
在今年八月底,我琢磨着很多玄学、神秘学的爱好者或研究者亦或是从业者都会对自己有个类称,比如“道士”、“居士”、“术士”、“博士”、“魔法士”、“圣斗士”......于是乎,我也打算依着葫芦画个瓢,既然我习惯以“象数理占”的象为重、为统、为尊,那么,我自然就可以称自己为“象士”——观象的士。
--- --- ---
孔门在取象上很有贡献——传承之功,功不可没——在传世经典《易传·十翼·系辞下》中赫然写着: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
以类万物之情。
观虚实、观内外、观远近、观上下......无所不观,万物类象,正是此意。这些基础的经卦,是华夏文明的核心,皙墨古占已经全部吸纳,并有所发扬。
--- --- ---
金星是一颗实体的星球,星球上有厚厚的大气。金星的大气大多是二氧化碳,大气的外层有一层不透光还反光的二氧化硫的层——硫酸云。由于硫酸云的阻挡,阳光无法照射到金星的表面——我们也看不见金星的表面。这一点,金星与火星存在很大的不同。
经过卫星探测,我们才知道,金星表面是一个炙热、高压、到处都是狂风闪电的星球,是整个太阳系里第二热的星球,第一热是太阳。金星的上面永远都刮着每秒百米左右的狂风,且顺着金星的自转方向。金星表面高压,金星地表的气压是地球大气压的八九十倍之多,所以地球上的任何生物在金星表面是无法生存的,相对地球人而言,金星如同“地狱”一般。
金星的构成几乎与地球完全相同。金星的大小、质量、重力与地球几乎一样。金星上最高的山有八千多米,地球上最高的山也是八千多米。你说巧不巧?
--- --- ---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很多时候,人的念头,往往就是这个人的劫数。试想,如果命运是固定的,那一定存在强大的控制力量,那我们环顾四周,什么样的人最容易被控制?什么样的人最容易被操纵?什么样的人最容易被摆布?我给出的答案其实很简单,是没有主见的人,是乱发脾气的人,是贪婪无度的人。
贪欲——过度贪婪。
嗔恚——无能狂怒。
痴见——既偏又倚。
这三种情况,都可以理解为心上蒙尘。当然,尘埃也不会只有这三种,只是这三种比较大众化,同时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人传人。有时候,激怒一个人,竟然只需要一张图片,这真是一件可笑又可悲的事情。世俗社会中的很多圈套也是根据人性来设计的,种类繁多,花样频出,不再赘述。
--- --- ---
华夏民族还有一个关于“12”的重要理论——十二经络——指十二经及其脉络。经络的概念自古就有,在传世经典《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第二》中就有提及,炎黄子孙对这些不理解还好说,但听都没听过,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黄帝问于岐伯曰:
凡刺之道,
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
络脉之所别处,
五俞之所留止,
六腑之所与合,
四时之所出入,
五脏之所溜处,
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愿闻其解。
医学与玄学完全可以互通——都在研究生命系统。所谓不好的命,在我看来,本质上就是得了一场病,是精神系统的一种病变。人是会变的,因为人不是某个截面,那才是固定的,但人不可能是某个截面,人是流变的,像一条河流。河的上游,有不良工厂随意排污,一段时间之后,下游的鱼塘,就要遭殃。理解了这层含义,就可以知道,精神系统可以近似理解为一种时间系统。而“术业有专攻”,对于时间的研究,正是占星术等一系列玄学的“专业”领域。
--- --- ---
这里,我有必要表明我个人的一个观点: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讲,玄学相关的事物最好不要快。从古至今,玄学界的“快人”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能有多慢就有多慢才最好。玄学存在的未知性依然还有很多,步子迈大了,真的会扯到一些不该扯到的东西。人们考虑问题,总会不自觉的在自己已知的领域中寻找答案,这明显是狭隘的。犯过这种低级错误的人类异常的多,有声名显赫的,也有普普通通的。而真正的求学者,会把搜索答案的区域尽可能的扩大化,这就一定包括了那些专属自己的、绝对未知的、模棱两可的......区域。但是,这部分区域也存在着“洪水猛兽”,一不小心就把“潘多拉魔盒”给打开了,不慎重考虑真的不行。
通过观察与反馈,可以发现很多技法是建立在“准一次”的基础上的,而不是建立在“一直准”的基础上的。如同盲人摸象一般,虽然摸到的那部分感觉很“真实”,但脑海中构建的却始终是假象,经不起仔细的推敲,终会使人产生混沌。例如我在第二篇推文里,提及的禀赋概念。这种“残缺的技法”就相当于现实中的“豆腐渣工程”,容易导致“占星学大厦”的坍塌,需要被初学者警惕。自己用错了,没啥大错,但经过传播之后,大家都用错了,这就相当于犯了大过错——“戕人慧命”——等于伤害了众人。那么,反噬是必然的,力道的刚猛的,后果的可怕的......不慎重不行。慢一点,再慢一点,才会更稳一些。
历史早已无数次的证明,痴迷技巧的人最容易误入歧途,而功利心与技巧是绝配,自我毁灭或灭绝子嗣也是其必然的宿命。术数恒常,人心易变,当占星术又一次以技巧论高低的时候,那就离再次覆灭的日子不远了。所以,在我这边,并不提倡一开始就钻研技巧,等我们扎实了基础,大家终将发现任何技巧都是如此的简单。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跳过这段,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与阅历的增加,也终将感受到“目不暇接与左右为难”。
--- --- ---
墨
2020.11.10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