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教授分享人鹿冲突等案例,谈生物圈保护区的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东亚生物圈保护区网络(EABRN)培训研讨会于2023年3月1日开启。为了提升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的能力建设,2023年3月1日上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国际部世界遗产工作组派员参加了在线举办的东亚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EABRN) 培训研讨会。会上,横滨国立大学教授Hiroyuki Matsuda教授作主旨演讲,分享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生物圈保护区中的人鹿冲突”。这场报告令笔者印象非常深刻。简单回忆、分享如下。

他首先介绍了过度捕猎鹿及其相关禁止措施的历史发展历程,及生物圈保护区的鹿的管理;并强调了在生态保护区中人与动物的冲突管理的必要和重要性。在他的发言中,他着力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独立于自然但又依赖自然的关系。
接着,他详细分析了人鹿冲突vs人熊冲突、爱猫者和爱鸟人的冲突、坦桑尼亚的人象冲突、熊管理、以及一些对于象牙禁贸的不同反思研究。在此基础上,解读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对于野生动物肉类的可持续利用的概念。他提到,以上管理熊的案例思路和办法可能会对人们应对人鹿冲突有所启迪。
最后,他给出了语重心长的警示:生物圈包含自然与人,人不可能独立于生物圈。
(本文为笔者参会笔记分享。未经主讲人核实。仅供参考。)
整理 | Samantha
审核 | 绿茵
参考资料:
1. 中国绿发会:《切尔诺贝利生物圈保护区:前世今生》(2018/10/6)
http://www.cbcgdf.org/NewsShow/4854/6338.html
2.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
http://www.mab.cas.cn/ryswqjh/swqbhq/
3. http://risk.kan.ynu.ac.jp/matsu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