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独家|《流浪地球2》幕后分镜设计大揭秘!故事板指导和分镜组长专访来了!

2023-06-29 11:30 作者:wuhu动画人空间  | 我要投稿

wuhu专访


2023年已经过去了一半

你是否还在回味着年初

国产大型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给你带来的震撼



巨浪翻滚

陨石来袭

太空电梯

月球残骸坠落地球

……

哪一个场景最让你印象深刻呢?



《流浪地球》系列可谓是中国科幻电影史上一块极具代表性的里程碑,也打开了中国科幻艺术的大门。


此次的《流浪地球2》,制作团队直接将概念设计图扩大到5300张、拍摄道具为95000件,置景面积超过90万平方米


《流浪地球2》视效花絮


这些数字不只是单纯的堆砌,而是支撑起这部史诗级科幻巨著的堡垒,每一帧都是制作团队在数不清的日夜里,通过繁杂的工程量一点一点打造出来的


一个个科幻奇观在短短3个小时之内

全部展现在观众眼前

网友更是认为这不是一部科幻电影

而是一部实打实的科幻纪录片



电影展现的科幻奇观仿佛就在另一个“平行宇宙”

真实发生过一样

坐在电影院中观看让人身临其境



而在这一幕幕奇观的背后

不仅有着导演和演员的倾情奉献

更有着许许多多幕后工作者的敲打搓磨


《流浪地球2》视效花絮


分镜师们更是这个伟大宏图的造梦者!

你是否也好奇这部伟大电影背后的故事?


这一次wuhu也很荣幸地邀请到了

《流浪地球2》故事板指导和分镜组长

费学豪老师


费学豪

代表作品(部分):《流浪地球2》《长空之王》《四海》 《八佰》



一起来聊一聊这部鸿篇巨制背后的幕后分镜!


wuhu专访第399期

采编 | 桃乐丝



前言


电影《流浪地球2》有着庞大的镜头体量,分镜组因此全程参与了前期、中期、后期的工作。


工作过程无异于MOSS的数次迭代,每场戏都经历了N个版本。在每场开始创作之前,我们会与导演商榷整体的调性与大轴线,比如开始需从画左到画右,结束则从画右到画左;比如要用尽量松的镜头来拉开更大的视觉奇观与更小的个体之间的对比等。


《流浪地球》幕后分镜团队照片


我们在展开分镜工作之前,按计划与导演多次详细沟通了他想要的大方向和整体的镜头调性。这个大框架基调加上确认的美术概念设计基础,保证了分镜设计始终走在正轨之中。


《流浪地球》幕后分镜团队照片


而面对这种现象级的大体量电影,如果我们仅仅闷头画分镜并不会有什么作用和意义,更重要的关键在于和各个部门保持实时沟通,我们得到的信息越多画得越精确。


同时,分镜设计的精度越高,也越能更有效直观地传达导演想要的镜头语言,成为各个技术部门设计和制定相应拍摄方案的基础参考。这两年半的分镜设计之旅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学习到了非常多宝贵的经验。


随着剧本和美术设计的逐步完善,我们与导演郭帆、美术指导郜昂和摄影指导刘寅等主创一次次复盘,推翻又重来,分镜设计也由此逐渐成型,变得具体生动。


《流浪地球》分镜创作幕后花絮




开篇


《流浪地球2》的第一场戏是以刘培强随张鹏在利伯维尔战场祭奠刘培强父母为引,把观众带入到一个真实庞大的世界观中。我们遵循导演的想法,结合美术设定,完成了这场戏的创作。


开场刘培强与师傅张鹏在利伯维尔片段 / 分镜设计_费学豪   

开篇部分关键帧 / 分镜设计_费学豪

开篇部分关键帧 / 分镜设计_洪云峰


太空电梯


太空电梯是电影的核心视觉之一,这便需要我们在镜头语言上做最大化的展现。


比如如何呈现太空电梯的巨型体量,如何展示其功能性,轿厢如何发射,如何引出第一次危机等。


太空电梯关键帧 / 分镜设计_费学豪


在分镜创作过程中,我们也要考虑外部的空战危机与内部的劫持轿厢危机的平行节奏,由此这一段也成为了颇具挑战性的段落。为了更加真实可信,并增加太空电梯危机的整体紧张感,导演将电梯轿厢的数量从起初的3个增加到了9个。


同时在该场的拍摄工作版分镜绘制完成后,导演也布置了更多任务,增加视觉奇观类分镜,作为后期视效工作的参考。

太空电梯UI演示 / 分镜设计_费学豪

刘培强送花 / 分镜设计_史文凯


太空电梯保卫战这一段的剧本是分为两大部分来展开的。


张鹏从地面到驾驶战机参与空战和刘培强在太空电梯轿厢内面对危机的两个段落需要交替穿插,因此我们需要结合故事线节奏,思考如何为两条线拆分多个转折点。


在前期与导演多次沟通后,在保证叙事通畅的基础上,整段的基调确定为空战部分节奏应该相对紧凑,而与之对比的轿厢危机则要加入一些幽默元素,并在交替之中展示出各个视觉设计与元素。


最后再通过同时展现夺回控制权和空间站坠落,让最终节奏并驾齐驱,而把氛围和情绪拉到最高点。



同时,外部空战部分更多是视效镜头,我们在美术设定基础上可尽情发挥,包括在后期时导演也加入了一批展现视觉奇观的镜头,这个部分相对于轿厢内部危机更好做发散设计。而轿厢内部危机主要是实拍,我们需要更多考虑机器起落幅的准确性,以及如何把动作戏笑点体现出来。因此我们与导演和动作指导严华老师多次开会讨论,设计上也做了多个版本的迭代。


导演在后期时,也按照整体叙事框架做了调整和删减,这一段的最终剪辑版也不再有初稿分镜时近半小时的时长,而成为了观众在影院屏息观看的版本。


太空电梯保卫战 /分镜设计_费学豪


轿厢打斗part1 / 分镜设计_费学豪

轿厢打斗part2 / 分镜设计_洪云峰

空间站坠落关键帧 / 分镜设计_费学豪

加蓬联合实验基地大门抗议转场第二中心医院基地 / 分镜设计_贺文双

空战部分&轿厢内打斗关键帧 / 分镜设计_费学豪


联合政府总部


联合政府总部部分在电影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作为故事的引导,传递出大量信息,让观众更容易理解接纳电影的世界观。


联合政府总部郝晓晞周喆直出场 / 分镜设计_贺文双

联合政府总部大楼外景 / 分镜设计_费学豪

地下城建设升格演示 / 分镜设计_费学豪


逐月卫星发动机


逐月卫星发动机发动机是电影又一核心设计元素,而我们在设计分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体现发动机体量与人物个体之间,以及发动机与月球本身体量之间的相对比例。比如随着镜头从人物拉到相对庞大的运输艇,再运动到更庞大的空间站,再转向月球,展现出的一切都渐渐变得渺小,分镜的绘制也由此在微观和宏观的概念里不断调整优化。


逐月发动机点火测试 / 分镜设计_费学豪


逐月发动机模块化建造 / 分镜设计_费学豪


逐月发动机过载损毁 / 分镜设计_费学豪

太阳风暴来袭工程机器收回 / 分镜设计_费学豪

通过笨笨带出俄式登陆舱 / 分镜设计_费学豪

世界各地被月球碎片袭击 / 分镜设计_费学豪

世界各地被月球碎片袭击关键帧 / 分镜设计_费学豪



镜屋及其他部分


文戏可以传达与递进人物情感,也是塑造人物性格不可缺少的一环。通过文戏部分的分镜把人物角色塑造地更立体,他们在面对更大的灾难时做出的抉择才能成立。

刘培强镜屋面试 / 分镜设计_王博

图恒宇连接550W / 分镜设计_洪云峰 贺文双 史文凯

图丫丫房间 / 分镜设计_费学豪

刘培强补给站领苹果 / 分镜设计_洪云峰

地下城入口关键帧 / 分镜设计_付佳艺


水下互联网中心根服务器


作为电影救援阶段的第三条线,导演对该部分的整体构思一直比较明确。


从图恒宇下水前的计划到下水后的行进路线,再通过层层困难,最后进入数字世界拯救世界,整个段落脉络清晰,而分镜的绘制过程相对其他场次也更为顺畅。


图恒宇&马兆下水连接北京根服务器 / 分镜设计_费学豪

北京先遣二队拯救图恒宇 / 分镜设计_王博

水下关键帧 / 分镜设计_付佳艺


服务器连通关键帧 / 分镜设计_费学豪

全球互联网UI/相控阵核爆演示 / 分镜设计_费学豪



月球危机/核弹集结


结合拍摄素材为后期演示各国核弹集结 / 分镜设计_费学豪

空间站核弹运输方案 / 分镜设计_费学豪

核弹相控阵UI演示 / 分镜设计_费学豪

运送核弹片段part1 / 分镜设计_费学豪

运送核弹片段part2 / 分镜设计_费学豪

张鹏看刘培强返航 / 分镜设计_史文凯


核爆部分


月球核爆是本片中所要展现的大奇观,分镜在这部分遇到的难点是该如何在视觉层面上呈现月球的解体。


导演与科学家团队构思了多种方案,最终决定让核弹以相控阵的方式布阵爆炸,导致月球向内坍塌引发核聚变反应。


但月球核爆应该是什么样的?有三千多个核弹的相控阵爆炸又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一直都是设计分镜的最大难点。而在这种史无前例的视觉奇观内,人物角色在面对核爆死亡时的情绪也需要拉满展现。


核爆设计part1 / 分镜设计_费学豪


我们遇见的最大难点之一,便是一个核弹爆炸的效果是有大量实际参考资料的,但我们并不知道相控阵布局的三千多个核弹一起被引爆,实际效果会是怎样的。


由此我们中间经历的一些设计迭代的确不尽人意。后续在多次讨论后,结合科学团队的建议,基调上我们决定展现情感大于展现奇观。调性方向选取后,我们也发现之前的几个迭代版本其实在视觉上也很有趣,便以其为基础做了科学合理化,布阵引爆镜头最终也是以导演提到的类似包饺子摆盘的方式呈现。而最后这一段成为全片的主泪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我们的选择。


核爆设计part2 / 分镜设计_洪云峰

核爆设计part3 / 分镜设计_史文凯

月球解体关键帧 / 分镜设计_费学豪

行星发动机点火 / 分镜设计_费学豪


在创作过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沟通就是关键。如果团队间沟通足够流畅,再多次的修改也不是负担而是创造,分镜部门也成为了助力各部门之间沟通的桥梁之一。整体回忆下来,整个分镜设计过程的确是痛并快乐着,收获远大于付出。


这次能有机会从头到尾,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着这条大体量科幻电影工业化之路,也让我打开了很多对于如何创作分镜的新思路。但印象最深刻的无非就是分镜组经历了无数次杀青后,又无数次杀青失败的过程。导演总能查缺补漏,分析出还缺什么镜头,下单给我们画新的分镜…


《流浪地球2》幕后分镜团队


我们通过小破球2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朋友,在郭帆导演,郜昂老师和刘寅等大佬们身上学习到了很多很多,也总结了许多错误和不足。


分镜团队的洪云峰、史文凯、贺文双、付佳艺、王博、陈籽冰、马宇祺也都是全程带着最大的热情和最实的态度,通力合作一起完成了任务。我们同时也在挖掘更多热爱电影、喜欢分镜设计的小伙伴,期待着新的活力和挑战。


十分荣幸《流浪地球2》分镜团队可以参与wuhu的专访

让我们看到了如此史诗级电影的背后绝非一两个人的努力

而是成百上千个工作人员众志成城的结果

这背后更少不了默默贯穿在电影制作始终的分镜师们

有了他们前期的构想与创作

这震撼的科幻巨制才会展现在我们眼前!

感谢每一位分镜师们的付出与奉献!


而这些也只是《流浪地球2》幕后故事的沧海一粟

想要获取更多电影的幕后

不如来看看

由《流浪地球2》官方授权

电影制作全记录

《流浪地球2电影制作手记》




创制细节×主创访谈×幕后花絮×珍贵图片

10万字电影世界观×100年编年史

一览中国科幻电影制作流程

看中国力量如何成就中国想象!





-END-




独家|《流浪地球2》幕后分镜设计大揭秘!故事板指导和分镜组长专访来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