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人开发的国产新游,30秒视频获5千人点赞,15G内容也能超越EVE?
随着国内游戏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产独立游戏进入了玩家视野,但是探索太空、星际建设这一领域在国内还是显得十分“非主流”。不过只有5个人开发的《戴森球计划》踏出了探索的第一步,游戏也在Steam商店更新了页面,给玩家增添了不少期待。

如果你喜欢星际科幻题材,你可能会听说过“戴森球”这三个字。简单来说,“戴森球”就是给太阳这样的恒星套了个壳子,让它们作为宇宙探索的“发电站”。而游戏“戴森球”的命名也直接点名了游戏玩法:玩家要从“戴森球”开始,逐步寻找合适的星球。从采矿开始,不断生产产品,研究发展,最终发展出星系工业产业链。

这样的玩法,听起来像是太空版《我的世界》。不过《戴森球计划》的自动化生产风格更像是《幸福工厂》,但是游戏的规模要比《幸福工厂》大的多得多。预告片中的发电厂和太阳能电池板密密麻麻的占据了整个星球,而原材料之间的运输可能要以跨星球为标准。星球之间的不断穿梭,也瞬间体现了玩家在无垠太空中的渺小。

庞大复杂的星际建设玩法,依靠的是制作组自带的“硬科幻”气质:按照制作组的说法,“整个宇宙模型的推演必须要建立在恒星规律的基础之上”。因此他们根据以“赫罗图”为主的一系列天文数据,对各种星球的质量,颜色,轨道等特征进行了全面模拟。你能看到精密的星系公转,也能看到星球的自转。如果运气足够好,你甚至可以看到黑洞这一物理现象。运气足够差的话,保不齐这个黑洞还会“吞掉”你开发的星球。

这款丰富玩法的游戏只是由5名开发者创造的。《戴森球》由重庆柚子猫游戏制作,游戏发布的预告片也已经获得了9.9万的播放量和接近5000的点赞,各路“睿智”的“群星玩家”更是在评论区花式玩梗。

《戴森球》预计在2021年发行,游戏也在Steam商店更新了相关的页面,期待的玩家可以将游戏加入愿望单。游戏也将在PAX Online和2020 TGS上进行更多演示,并且请到了《流浪地球》的MOSS配音,难不成游戏中的工厂AI也会叛变?

从游戏的预告中给玩家的感觉,有一些和2018年网易代理的EVE游戏相似。两款游戏都主打太空探索题材,都有丰富的太空探索元素以及各种建造玩法,只是EVE却是一款大型网游。不知道这款备受关注的国产独立游戏发售后,能否超越像EVE那样的大作呢?还有待时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