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amphobeteus重新分类的一些个人看法。

pamphobeteus的分类一直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种类繁多且复杂,其中的未定种更是多如牛毛。就如同样产自南美粉趾和亚洲的地老虎。pam的分类也基本没有学者涉足这一方面,一是缺少标本,每一个产地的物种都收集比对不说收集的难度,光是研究差异就十分繁琐。二是很多早期的文献所记录品种的正确性有待商榷,很难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所以想要研究必须推翻从头开始。这样的工作量可想而知。所以今天发帖就想以自己总结一下自己现在对于pam的粗略认知。从幼体和成体的一系列可以通过外部观察的特征而做一个不严谨的分类。具体从解剖角度以及基因测序的结果需要等待研究人员的解答。内容比较全请耐心阅读。
现在的pamphobeteus所有老玩家都公认的一点是它必然揉合了几个不同属的物种。其中的一些形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又加以我个人的观点大致把现在能知道的pam推断并拟定成了4个属若干种,接下来就一一列举。(具体种的分类不讨论,只从形态差异上归类)
新属1
其中的蜘蛛幼体头胸部较宽,体格强壮。腹部是由橘红和黑色斑块组成的树状纹路,就是玩家常说的圣诞纹。早期玩家一般的认知是有着这样纹路的蜘蛛都来自厄瓜多尔中南部,但随着不断有品种被发现我们得知了这一类型的捕鸟蛛从哥伦比亚中部乃至整个厄瓜多尔都存在分布。成体物种普遍较大。根据幼体腹部花纹的形状和蜘蛛成长中的一些特征又可以分类成4类

type1 标准树状纹路 。代表物种sp . vespertinus
这类物种亚成公母都存在较艳丽的宽镭射纹路,雌蛛成体逐渐变黑棕色。成体雄蛛一般为紫红色或者粉红色。相似物种:sp machala ,sp duran,sp nigricolor,sp costa,sp tigris.







type2 标准树状纹路。代表物种sp .mascara
这类物种与之前的区别不大,但是背甲较type1更宽且更加的趋近于圆。母蛛从亚成到成体一直有淡色的镭射纹,成体雌蛛腿节漆黑,背甲颜色较浅。雄蛛为多紫红色。相似物种:sp platyomma ,sp manganerga.




type3 标准树状纹路。代表物种sp .cascada
这一类物种从幼体纹路转向亚成逐渐变黑,背甲上为紫色眉型纹路,形状较椭圆。成体雌蛛转变为深黑色,雄蛛则为蓝紫色。相似物种sp.goliath ,sp. flammifera ,sp esmeraldas,sp
.manabi.






type4巨斑纹路。代表物种 cf.fortis
这一类物种幼体拥有巨大的黑色状纹路基本覆盖了整个腹部,只能在侧腹看见橘红色部分。亚成雄蛛雌蛛都带有的镭射纹,其中一些品种甚至拥有艳丽的闪色感。步足多为淡棕色,部分成体雌蛛仍可以保留镭射纹。相似物种sp.hexa,sp.mirador,sp.borealis,sp.montana,sp pola.







存疑物种:sp.silvestris,sp.nanegal
sp.silvetris产地为哥厄交界,幼体由黑色斑块与橘红色部分在上腹部形成点状纹路,成体雌蛛为黑色背甲深紫色腿节,成体雄蛛为黑色背甲蓝色腿节(与antinous相似)但也许是个体原因一部分仍保留了眉型纹路。
sp.nanegal 产地北厄瓜多尔,幼体性状不详,只有成体公母的图片,成体母腿节疑似紫红色,成体公为蓝紫色。与文献记录的定种P.augusti描述相符,疑似同一物种。






新属2
其中的物种幼体为墨蓝色,腹部纯黑并无花纹,腿部与头胸部比例匀称。主要产地来自哥伦比亚,部分分布于厄瓜多尔北部与中部。
成体雌蛛一般为棕色或黑色,一些品种保留其他颜色,背甲眉型纹路会比较明显。雄蛛以粉红色和紫红色为主。

type1 代表物种:cf insignis
归于此类的物种,从幼体到亚成的过程中基本以淡色为主然后辅以各种的颜色,亚成蛛拥有较明显的镭射纹随着成体逐渐退去颜色保留纹路,取而代之的是复眼周围的大色块,成体雌蛛比较明显。其中物种sp.conani第四步足的胫节与基跗节十分的粗壮且附着有非常长的刚毛。有些品种成体雄蛛背甲会带有金属色,步足一般以蓝紫色为主。相似物种:sp .verdolaga ,sp.penta,sp.conani,sp .cruz ,sp.hundus,sp.ferox.






type2 物种:ultramarinus
厄瓜多尔紫腿无论是幼体还是成体的形态都足够的特殊。幼体与insignis存在相似,墨蓝色幼体,膝节,胫节与基跗节为米黄色。但是我个人认为把它归类于type1是不太严谨的。小体型蜘蛛,头胸部占比较大,步足较短但是较为粗壮,主色调为淡色,成体蜘蛛都保留着娇艳丽的金属色花纹且腿节部分都为淡紫色,雄性背甲的镭射纹会更加明显,雌性会在衰老时显现出灰黑色。



type3 代表物种 :cf.ornatus
此类蜘蛛与type1较为相似,但是结构上疑似存在差异。头胸部较宽,螯肢比例较大。步足为橙黄色,部分品种膝节有橙红色纹路。成体母蛛以黑色为主,背甲保留眉型纹路。成体公则为粉色或者紫红色。相似品种:sp.cupreus,sp.rabioso.




type4 代表物种:sp santo domingo small
此物种体型较小,头胸部占比大,腿节较细。亚成蜘蛛背甲带有较明显的镭射纹路,成体雌蛛多为黑色或棕色,部分保留眉型纹路。其中明多产地为纯黑色,北圣多明各产地的部分雌蛛复眼周围有会橘色色块,mashpi的近似种膝节有明显的淡橘色纹路,而naegalito的近似种腿节则为粉红色。雄蛛背甲依然存在完整的镭射纹路,步足主要以粉红色,紫红色以及桃红色为主。相似物种,sp mindo,sp.mashpi,sp naegalito.








存疑物种:sp.solaris
sp.solaris发现于南哥伦比亚。结构与之前所有列出的种类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归于此属也可能属于新属。幼体为深色细长型(相似于秘鲁火焰和真美钢)背甲较细长,胫节与基跗节为米白色。亚成蜘蛛颜色鲜艳,至成体都不会褪色。成体雌蛛黑色背甲上存在橘红色的镭射纹路,腿节与足为黑色,膝节至基跗节为橙红色,腹部为黑色带有红色刚毛,不存在纹路。成体雄蛛背甲存在有金属光泽的桃红色镭射纹,步足整体为桃红色,十分艳丽。



新属3
此类物种幼体主色为蓝黑色,体修长。步足较细,头胸部占比小成橄榄型。成体物种普遍体型较大。已知物种的幼体有三种形态。作为该属物种占比最大的秘鲁火焰分布于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巴西的亚马孙区域,分布范围极广也很容易特化出一些不同的性状。

type1 代表物种:nigricolor
此物种只产自哥伦比亚,幼体与cf.peteris较为相似,头胸部比例较小,成橄榄型,步足修长。背甲边缘存在白色条纹。腿节上与近似种affinis nigricolor一样存在白色线状纹路。成体母蛛为黑色,背甲纹路不明显。成体公蛛则保留粉红色镭射纹路,步足以蓝紫色为主。其近似种affinis nigricolor的成体雌蛛仍会拥有镭射纹路直至老化,雄蛛背甲则为亮粉色镭射纹路色块面积较大。步足同样为蓝紫色。 相似物种:affinis nigricolor l ,affinis nigricolor ll





type2 代表物种:cf.petersi
商品名为秘鲁火焰的cf.petersi因为其分布范围广从而特化出的种类繁多,其中这些是否都归于petersi这个这一个物种有待研究。幼体同样为细长型,背甲边缘与nigricolor一样存在白色条纹但腿节为深蓝色。其中的近似品种于厄瓜多尔东部发现的sp .背甲于腿节为纯色,基跗节被巨大白斑覆盖十分酷似sericopelma属的物种。亚成背甲存在米黄色镭射纹路到成体会逐渐消失。成体雌蛛尺寸较大,多为黑色,深棕色,有些个体会存在棕红色外表。成体雄蛛多为蓝紫色,腿部极其修长。相似品种:sp white metatarsus






type3 物种 :sp.aquatica
一种发现于哥伦比亚的捕鸟蛛,十分特化的物种但从幼体结构来看跟偏向于此属,幼体结构与秘鲁火焰相似但为纯墨蓝色。橄榄形背甲,修长步足。亚成背甲存在金属光泽,腹部有鲜红色刚毛。成体雌蛛仍保留镭射纹路,主色以黑色为主,膝节拥有橙黄色纹路。成体雄蛛以橙黄色为主,腿节为桃红色,腹部有橘红色刚毛。




存疑物种:sp.amazónicas
sp.amazónicas是一种发现于厄瓜多尔亚马逊地区的未知品种,与秘鲁火焰相似,信息很少很难对于此物种的所属进行判断。幼体形态未知。亚成与sp aquatica较相似,背甲拥有米黄色镭射纹路,腹部米色并带有红色刚毛。成体雌蛛为橘黄色,带有浅色的眉型纹路。结构特殊,胫节与基跗节十分细长,上腹部仍有红色刚毛。成体雄蛛为纯黑色。另外在此物种产地的南边发现与其相似但不同色系的物种的图片。




物种 Pamphobeteus amazonas
由sherwood于2023年发表的物种,标本于秘鲁,巴西北部交界处的亚马孙地区发现。具体信息不详

物种pamphobeteus lapola
此物种于2022年发现于哥伦比亚亚马孙地区并且定种,具体信息不详。

存疑物种.Pamphobeteus sp.nigricolor(?)
发现于巴西亚马孙的东部地区,成体雄蛛外形相似于P.nigricolor。但两者生境完全不同且地理位置相差很多。具体信息不详

存疑物种 sureorum
作为新定种出现在2022年的论文之中,sureorum发现于巴拿马,靠近哥伦比亚国界的区域,暂无资料。

Pamphobeteus sp.Panama
2023年被记录到的新种,发现于中部巴拿马地区。是否为文献记录的P.sureorum有待商榷。具体信息不详。

新种4
原antinous重新分类。此类物种体型较大,体格强壮。幼体多为灰蓝色,在结构上与新种3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成蛛都是黑色,成年雄性腿节为亮蓝色,部分为蓝紫色。分布范围与cf petersi一样十分广阔,主要集中于秘鲁与巴西西北部。零星分布于厄瓜多尔,玻利维亚。

type1 代表物种:原antinous(sp.araña pollito?)
现在大家基本都认知到秘鲁南部马德雷德迪奥斯大区,马尔多纳多流域的食鸡蛛最能符合1901原文献记载的antinous这个物种。幼体为蓝灰色,并且从一龄胚胎形成到可以自主觅食的龄数为5l。背甲较圆润,比例均匀。亚成为灰色为主。新蜕皮为亮黑色。成体雌蛛为纯黑色,步足占身体比例较多。体格强壮,螯肢较大,腿节粗壮,胫节与基跗节有密集的刚毛。其来自bolivia的相似物种与其的区别在于体型更小,背部略微狭窄和膝关节存在刚毛。
食鸡蛛成体雄蛛步足同样粗壮且胫节与基跗节拥有密集的刚毛,腿节为深蓝色,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褪去。而antinous Bolivia的成体公蛛体型更小,公腿节为亮蓝色,膝节与胫节的刚毛更加密集。同时食鸡蛛也是被首次观察到具有亚社会性的物种,成体雌蛛会和亚成体共享洞穴,同时也会和一种特殊两栖蛙类达成互利共生的关系。cf bolivia的行为未知。 相似物种:cf.antinous bolivia.





cf antinous
此物种用于描述高海拔产地的antinous。发现于秘鲁以及玻利维亚的高山海拔1500-2400m的地区。据说同地区还发现了高海拔Hapalotremus属的物种。

type2 代表物种:sp.antinous(sp black)
此物种最早被误以为是antinous,随后便已sp big black,purple earth以及各种商品名出现在市场,现在进过玩家观察以及相应的研究已经不被认为是文献中记载的物种,但因为其型态与antinous差异不是很大所以依然可以看作是一些相似的物种。幼体颜色为墨蓝或者蓝灰色,背甲较椭圆,亚成为灰色以及棕色为主,部分为土黄色。近似物种sp pucallpa幼体的体型会更小,颜色更深头胸部的比例会略微大一些,成体同理。成体雌蛛为黑色,步足比较粗壮。腹部存在红色或白色的的刚毛,覆盖面积较小。胫节刚毛较稀疏且较短。成体雄蛛为黑色,腿节为蓝色,亮蓝色,蓝紫色不等。其中一些物种还会存在特殊的防御行为如sp satipo,具体有待进一步研究。相似物种:sp.pucallpa,sp.satipo,sp .wuschig, sp.cordillera azul ,sp.macuma(ecuador)







物种 grandis
存疑物种 sp .grandis
sp .grandis由Simon在1890年记录于秘鲁巴西交界,译为巨大全恐蛛,但是并无模式标本保留。现在主流的两种说法:一,是秘鲁的类antinous物种,怀疑为sp.iquitos(此物种广泛分布于秘鲁中北部)。二:为巴西国境内的类petersi物种,并且有拍摄到疑似的照片。但根据最新文章中触肢器的结构,可能为cf antinous物种。

type3 物种crassifemur
此物种可能广泛分布于巴西亚马孙洲,十分甚至九分巨大,因为外观相似于antinous所以归类于此属。资料很是稀少,幼体与其他cf .antinous相似,为蓝灰色。背甲椭圆较宽,步足长,腿节占比较大。亚成体为灰色或者浅棕色,背甲宽大,步足长且粗壮。其中腿节尤其粗壮,格外的明显,也是此物种crassifemur名称的由来。成体雌蛛为黑色,背甲较宽大,螯肢强壮,步足占比较多且长而粗大,腿节异常粗壮,甚至与膝关节连接处会出现隆起。成体雄蛛为黑色,腿节存在少量深蓝色部分,结构与雌蛛一样异常粗壮。随着年龄增张逐渐转变为黑色。



P.cf crassifmeur
发现于巴西亚马孙的物种。此物种拥有和物种cras-sifemur一样的粗壮腿节。但是胫节的刚毛长度和密集程度却与模式产地的crassifemur不同。具体信息不详。

以上所有的总结就结束了,有一点冗长但是还是比较全面的。至于其中的错误观点还是等待最新的研究进展,会第一时间更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