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江南小铁嗓"凌文君

2023-02-15 08:48 作者:七荤八素7788  | 我要投稿

记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上海举办弹词艺术家杨振雄从艺六十周年的专场演出,送客的是杨振雄和他的《西厢》先生黄异庵合作的《西厢》中的《游殿》片段,当年黄异庵老先生已是耄耋之年的寿者,他在说书之前让老听客原谅,因为年纪大了眼睛看不见了,允许他戴着眼镜说书,否则他望着台下黑测测说书要没有劲的。这段书十多年前在网络初现之际,引发了现已故去的弹词演员周希明说书不脱眼睛的议论。觉得说书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戴着眼镜有点不妥,记得我也曾列举了 昔年张鉴庭包括迪老等都是戴眼镜的,说书的时候还特意把眼镜取下来放在半桌上,认为这个是对听众的一份尊重,就是进屋脱帽一样。日前读了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的《弹词画报》(69,70期)连载的一篇昔年老听客"王先生"的文章《弹词圈里的蓓蕾江南小铁嗓.....凌文君》,看到了该听客介绍凌文君前面出现的几位响档艺人中有昆山城隍之称的陈瑞麟也曾戴着眼镜,是不是戴着眼镜说书没有明说,如果是的话,戴眼镜上台说书就不是周希明首创,至少历史上还是有先例的。

凌文君私淑夏荷生,他应该是朱琴香的弟子,但是弹唱《描金凤》虽然人不少,但是能够称王的却绝无仅有的。凌文君仰慕"描王"的风采,处处模仿夏荷生的说书模样,居然让先前打压后来惜才的夏荷生后来亲自指点凌文君艺事。凌文君的成就居然超过夏荷生的一众弟子,不仅在书坛赢得"江南小铁嗓",还被称之为"小描王",可见听众对他的认可。即便在今天,弹唱《描金凤》者,无人可超越凌文君,更不要说超越夏荷生了。迪老是凌文君弟子中较出色的一位,他就是有自知之明,先生的《描金凤》,《双金锭》江湖上弹唱者众多,于是专攻凌文君的新书《金陵杀马》,居然成为书坛只此一家的标杆作品,当然能弹善编的迪老对于先生传授的作品也不是亦步亦趋,还是根据自身的特长进行了改编,烙上了自己独特的印记。

以前听书下午场大抵有三档或四档(晚上也是如此),该笔者听闻江南小铁嗓的传说,于是进书场听个究竟,据他介绍当年听书的时候凌文君被安排在送客的最后一档,前面的几档书也不是泛泛之辈。头档是《倭袍》传家的大响档陈瑞麟,之后是朱耀祥之徒姚荫梅弹唱《啼笑因缘》三档是前辈"钟家一条枪"钟士亮的徒弟王再亮的《岳传》。上述三位中姚荫梅成名则是在稍后的四十年代中叶,所以显得弱一些。陈瑞麟和王再亮,尤其是王再亮更是成名很早的前辈艺人,彼时让凌文君送客,可见对这位小辈影星的赞赏。由于文章对凌文君的说书描述比较细腻,连加唱开篇的细节都没有放过,说这是凌文君的看板作品叫《秋之恋爱》,看名字应该在当时比较摩登,可惜这段开篇也不见凌文君的弟子们有谁唱过,以后有机会问问迪老。

凌文君的弟子中除了记载的汤秋君有些陌生,他如王兰君,余瑞君是苏州团的老艺人。迪老则是无锡团(之前在镇江团,杭州团),张如君则是上海团(以前也是长征团)子女凌子君,凌文燕还有朱维德都曾是长征团。刚刚看到还有一位上海青浦朱家角籍的陆幼君,以前没有听到过。以前和怪腔怪调的吕小萍合作的戈似君,还有江阴弹唱《碧落黄泉》的王琴珠,包括薛小飞的表姐邵小华都称是凌文君的弟子。邵小华也许是,1991年上海和平双厅电影院为纪念凌文君诞辰七十五周年的两场演唱会上,钱正祥邵小华夫妇上场演出的。以前听过凌文君的夏调开篇《潇湘夜雨》和《黛玉焚稿》之后,一直在找凌文君的作品,后来有了一折比较完整的《校场杀马》和选曲《法场父子会》,还有凌文君凌文燕父女的《双金锭》段子《托三桩》等,总之还是留下的资料太少。

2023/02/15

"江南小铁嗓"凌文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