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央大街——一段新时代的苦旅

2023-03-13 23:13 作者:清月纤尘  | 我要投稿

春冬交际的哈尔滨寒风凛冽,但是在中央大街闲逛,却也觉得比较温暖。这倒没什么矫揉做作的理由,实在是因为这里的人太多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本邦人与外地的游客始终络绎不绝。游客们在百年前的圆石路上踏出自己的足迹,用手机记录下自己与欧式风格建筑的影像,然后伴随着喀秋莎雄浑热烈的曲调匆匆前往下一站,那里同样也有值得他们记录的风景。 但是对于很多老一辈哈尔滨人而言,喀秋莎这首歌曲是他们精神世界永恒的写照。从上个世纪走来的他们生于最纯粹的理想,但炽热的情感却也与现实擦肩而过。人口的迁移,人才的流失,这位昔日的长子也逐渐学着用商业化去填补身上的缺口。无数次的推倒重来,烟尘飞舞萦绕在这座城市的上空。经过许多年的努力,这里也从“东北哈尔滨”的名片变成了更富有韵味的“东方小巴黎”。 他们成功了。春华初绽的时节,甚至许多本地的青年人也愿意把这里当成打卡圣地去流连往复,即使来回几次也不会感到厌倦。因为文化更迭的速度已经超越了我们吸收文化的速度,所以追赶潮流的唯一方式就是复读。 其实随着时光溜走的,不仅是在这条路两侧更迭的商铺,还有走到这条路尽头的人。这条路真实的长度,一如东北三百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厚度,虽然深邃,却也古旧。松花江畔,春冬之际的风烈烈作响,然而风中飘荡的终究只是上一代人的故事,成千上万的新青年用影像封存起故乡,然后在一座通往独木桥的路上蜂拥而上。过了桥的人怎样,我们也再没有见过,我们只是永远都在听别人讲起桥那端的风景:林立的楼宇,喧闹的车笛,交错的杯盏,五光十色的霓虹灯……一幕幕的影像与手机中的照片交映,我也分不清楚哪里是故乡。 只有喀秋莎的曲调仍然在北国的冬季作响,那是属于无数东北游子的永恒春天。

中央大街——一段新时代的苦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