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经济学文献(AER Forthcoming): 终结童婚的信号: 理论与孟加拉国的实证证据

2023-09-05 07:45 作者:탄탄지휘사랑  | 我要投稿

今天总结这篇文章的思路, 下次单独总结模型. 文章链接如下: Buchmann, Nina and Field, Erica and Glennerster, Rachel and Nazneen, Shahana and Wang, Xiao Yu, A Signal to End Child Marriage: Theory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Bangladesh. (Forthcoming AER)

在读这篇文章前, 不打拳, 就是先提出一个现实的例子以供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 女博士难嫁吗? 为啥女博士难嫁呢?  在中国, 如果你在相亲市场里看到了一个30岁大龄女博士, 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人呢? 如果你是个男的, 看到一个女博士和你相亲, 你会有什么关于其性格的推测呢? 要强,不顾家,不听话, 还是人类高质量女性? 女的会因为害怕被归类为不好嫁女强人,而不读博吗?  

未解之谜: 1) 孟加拉国人并没有童婚癖好, 即女性并没有年轻溢价 (youth premium). 解除童婚, 让女的接受更高的教育, 对丈夫妻子的婚姻和下一代的健康都好, 即晚婚是帕累托提高. 虽然但是童婚率还是很高, 在18岁前或18岁左右结婚很普遍, 这个国家拥有全球第二高的青少年婚姻率, 不要问我第一是谁。2) 尽管女性教育、就业、减少生育和降低儿童死亡率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女权运动和了解童婚不良影响的情况下,这一比率近年来几乎没有变化, 背后原因令人费解。

随机田野实验: 作者与“拯救儿童”(美国)合作进行了一项田野实验。该实验为青少年女孩(15-17岁)的家庭提供了财务激励(financial incentives),如果她们在18岁之前仍未结婚,就发钱. 这项研究目的是了解金钱因素在影响婚姻决策中的作用。该研究还评估了一个旨在促进青少年女孩性别平等的女权项目。

实验结果非常amazing. 1) 财务激励在延迟结婚方面取得了成功,并且对嫁妆或配偶质量没有任何不利影响。2) 住在收到激励的社区附近, 观点更为开放的控制组女孩,她们早婚的可能性也降低了。3) 女权运动非但没有降低童婚率, 反而无意中增加了早婚的情况。

这些发现否定了两个关于早婚的主要解释:1) 否认了年轻就是资本, 所以要早婚.  为啥否认了呢? 因为财务激励有效地延迟了结婚, 也并没有降低女性在婚姻市场上的嫁妆和配偶质量。2) 否认了新娘是因为担心错过高质量的新郎而选择早婚. 事实上,晚婚的配偶质量并没有变化. 因为作者认为婚姻市场很大, 可选择配偶年龄范围很广, 池塘里的鱼很多。

作者提出未解之谜的解释: 信号机制(signaling). 早婚传递的信息就是,她们坚守如温顺和服从等传统性别规范(traditional gender norms),这些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特质在婚姻市场中是受欢迎女性的特质,但在结婚前很难观察到。更为开放(不遵从传统规范)的女孩也可能受到同行而过早结婚,因为她们担心会被贴标签:“开放”, 从而错失一段良好姻缘。而女权运动起了反作用是因为, 大家为了自证“清白”, 结婚的更早了.

政策启示: 政策有效性取决于童婚背后的原因。1) 在信号环境中,金钱激励可以立即减少那些没有接受激励但担忧因为延迟结婚而被归类为开放女孩的控制组, spillover effects。2) 因为在信号环境中,延迟婚姻是帕累托提高,推迟婚姻的财务激励不需要很大,甚至不需要普遍提供,只需要让它与能传递性别规范的信号没有任何关系。3) 在一个信号环境中,有些政策会加剧童婚,因为新郎看到这个女的怎么还去参加女权运动, 所以女的为了自证而选择更早结婚。出于同样的原因,政策激励应该直接基于婚姻年龄,而不是间接地基于提高教育, 因为可能会适得其反。


经济学文献(AER Forthcoming): 终结童婚的信号: 理论与孟加拉国的实证证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