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趣理论补讲:笑趣转化工厂理论
大家好,我是老迷路。
为了统一创作理论,在这里我们做一下笑趣理论与创作能量理论的串联。我们把笑趣理论也归总到创作能量理论之下。
之前在创作能量理论中,我们说,创作就是一个呈现通过载体凝聚与释放精神能量的过程,载体有欲望、情绪、情感、思想和身体等。
那么这里我们也可以认为,笑趣,这一生理心理上的感受,也是一个载体,也是一个凝聚与释放精神能量的装置工具通道。
只不过笑趣特殊在其是综合的。其既有外在生理上的面部肌肉、眉毛、嘴巴、口腔、胸腔,甚至四肢的联动,也有内在心理上的情感与思想也参与其中,甚至还与外在的群体约束及社会文化有关系。
可以说笑趣就像一条八爪鱼,能够伸出无数触角,连接触接到人的生理心理上的任何地方。
当然最重要的是其能与人的几乎任何状态连接起来,能够把这些状态下,人传递出的精神能量转化为笑趣。比如个体在悲伤的情况下,依然是可以笑的。例如饥荒年月里,一个孤苦的穷人死了孩子,他就有可能苦笑出声,因为孩子终于不用挨饿受苦了,解脱了。
因此笑趣就像一座转化工厂,能够把传递过来的任何精神能量转化变成实际中的生理上的笑。而这实际发生的笑又会传递出精神能量,从而有助于人的精神状态向好的方向改变。
这看似是一个正向循环,也的确是一个正向循环,不过过多的笑也是有坏处的,因为这就跟瘾症一样,也是一种依赖。习惯了笑,就难忍单调乏味的现实。
既然笑趣是一座工厂,我们只要把原材料,也就是激起欲求,使其背后的精神能量转运过来就行。
那么这时我们就要考虑精神能量的加工生产的情况了。
第一种情况,被激起流动起来的精神能量太多了,以至于不需要太炫酷的技巧手段,自然其中的一部分精神能量就会逃逸到笑趣工厂之中,变成生理上的笑。
本能生理类笑趣、优越嘲讽类笑趣及跌落上升类笑趣就属于这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被激起流动起来的精神能量不太多,这时我们就需要一些技巧手段了,好把这些精神能量引导进笑趣工厂,好变成生理上的笑,认知思维类笑趣和存在荒诞类笑趣就属于这种情况。
当然还有其他多种情况,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这个笑趣工厂是如何生产出笑的。这太专业了,因此也不讨论了。
好,就讲到这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