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学识乃文化知识与社会意识融会贯通
南无羌佛说《世法哲言》(六十)
学识之门,并非专学,古文如是,大学亦复如是,学识宝库之门户,乃文化知识与社会存在物及意识之交合分别所得,唯立大学之博士,而弗解社会物法之质,是为书呆,何成门梁之入耳。
社会上有很多人都认为,读完了大学就是有知识的人,或者成为硕士、博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大知识分子了,但云高大师认为,博士、硕士也许是一个书呆子,是一个亳无用处的人。因为学识之门并非专学、无论是古文也好,我们当今大学里学的现代科学、文学也好,都是一个道理。任何知识,只要是能真正用之于社会、利益于人类、有益于自我,才能叫真知实鉴,它包括文化知识与社会实践,即包括待人、处事、接物、事业、科研等等,也就是说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再结合自己的思想,互相混合在一起,融会贯通,然后得出来的总和。假使唯一的只是知道书本知识、学校知识,而不了解社会、不懂得万事万物的处理方法,并顺乎逻辑的去处理,而只从书本教条中去寻找相应实践的方法,那么他绝对是一个书呆子,这种人是没有任何本事的,也就是说没有真知实鉴,没有对学识真正入门,没有启用于学识。
在瞬息万变的世法中,如何成为强者
南无羌佛说《世法哲言》(五十九)
事业之强者,面逆境而弗馁,遇难而迎之于勇。弗具此理,自当弱者之流,事业桂冠非弱者所享,事法居无常瞬息万变,故非人所信手握之,设若成业,君子所建百压弗馁可也。
凡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者,被称为强者,作为一个强者,在身处逆境的时候,他是不会妥协的,在困难面前,往往是奋勇而上,迎难而进,克服困难,然后达到自己的目的。假使不具备这一点的话,在实践中不是这样作为的,自然就是一个弱者,而不能称为强者。不管是哪方面的弱者,都不能享受事业成功的桂冠,因为世间上的一切法,即世间上的一切事情,都是无常性的、瞬息万变的。所谓无常,就是说,都不是如如不动、一成不改的,而是随时随地在瞬息变动,因此就不是一个人所能随随便便信手就能把它握得到的,因为它在变化之中,更何况还有各种各样的竞争,所以任何一个人都不能信手把握。因此,假使我们要成就一项事业,应该首先抱着克服种种困难而不妥协的精神,有了这个决心,自然就能成为事业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