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芙娜·F·伊斯卡手稿——黑洞永动机

2022-08-21 21:26 作者:芙娜F伊斯卡-Official  | 我要投稿

先领于人,一步先驱,两步先烈,三步四步灰尤不存,如此甚然。

今吾文章不受刊于学刊,吾之观点亦不可载于其上,故吾著文章、写专栏、述于互联网,传其永恒范围散播之。是期于一日便于我之不再之时乃为后人之指引,愿吾所思所想有所裨益于后人为其前行助力。

愿人类荣光永存

——题记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个表述有误!

就是那个代指自然过程中孤立系统的总混乱程度也不会减小的熵增定律!

是的,自然界可以做到自发熵减,而那个途径就是黑洞!

如果人工制造了黑洞,那么人类将取得第二类永动机并以此为契机得到超光速航行的能力,在那之后人类跨星系殖民将不再是梦想,我们的足迹亦将遍布整个银河总有一天建立一个星际帝国!

——那个于二十世纪末诞生,不知是天才还是疯子的家伙在TA自己的小说黑洞永动机中这样写道。

TA······是一个很难用一句简单的话语去评价和描述的人,在曾与TA相处过的绝大多数人对TA的评价中TA是一个怪诞、孤僻、不喜欢与人交流、让人搞不清楚在想些什么的奇怪家伙。

明明就读于金融这个前景光明的热门专业,努力学习正常毕业之后进入银行亦或是金融机构工作这样的话TA便应该能够得到大约三到四倍于其同龄人的稳定工资步入成功殿堂然后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或许的确会如此吧,但这个奇葩的家伙却总是在梦想着干一些别的东西。

大学的时候总是挂科,听说TA总是想要写部小说,然后又听说TA运用起了自己本专业的知识炒起了股,甚至根据TA在自己空间晒出的数据截图这个家伙甚至一度在连续接近半年的时间里维持住了以月出数据为基准稳定的每月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收益率,但不知为何那个家伙突然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地什么东西都不发了。

再次听闻TA消息此时的TA已经开始在某个国外上市却又年年亏损的动漫视频小破站发布了好多篇的······额,带有图片的文字专栏?

虽说没人知道TA为什么会选择在这样一个视频网站更新自己的文字专栏,这并不影响TA以“《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N(用于记录这是第几篇文章的某个数字)):XXXXX(用于记述有关源质与能量的某一细分领域内容的副标题)》”为标题不停著文更新的进程,而且说实话TA著文更新的内容确实有那么一点点的意思。

据TA所称TA已经完全理解了物理运行的全部规律并且建立了名为“源质能量引力场”的含“大统一理论”在内的“物理学万有理论”

大统一理论,也即是统一了四大基本力的统一场理论

在漫长的时间里人们在不断的实践与研究中发现世界上的所有力基本可以被归类于四类——存在于任意两个物质质点之间的吸引力也即万有引力,带点粒子亦或是宏观物质之间的作用力也即电磁力,将质子、中子、介子等微粒子约束在一起、使得原子核形成的力也即强核力,在以β衰变为首的一众粒子反应中凸显其作用的力也即弱核力。

万有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这四种力被统称为四大基本力四大基本力间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统一它们也有着一定难度。据说就连那个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临死前最后一刻都还在纸张上进行着计算着试图找到统一四大基本力的公式亦或是使之可行的办法,但最后就连他这样的伟人也失败了。

爱因斯坦尚且不能,更不用说及他人。不过既然就连爱因斯坦这样的伟人都不能一统四大基本力那为什么在他之后还有无数的物理学家投入这项研究试图找寻其中的规律呢?

原因在于统一四大基本力意味着人类向着完全掌握物理规律建立可以解释和预测宇宙间所有物理现象的“物理学万有理论”更加靠近了一步

完全掌握物理规律建立可以解释和预测宇宙间所有物理现象的“物理学万有理论”是几乎所有物理学家的终极目标,不过至今尚且没人能实现。

统一四大基本力,找寻物理学万有理论,无数的科学家,无数的人类最顶尖的大脑,他们都做不到难道那个像疯子一样的金融学本科生可以做到?

只能说:悬!

悬啊······

那个疯子金融本科生或许也推断出相同的结论了吧?不过应该说果然疯子就是疯子吗?

那个疯了的金融本科生依然执着地相信着自己的理论,TA运用着自己浅薄的知识、浅薄的理解但却浅显地解释着世间一切已知的物理现象。

TA说,TA已经看到了一切,TA看到波粒二象性会如此呈现的缘由,TA还看到了光速C的本质与质能公式E=MC²的正确写法TA说正是因为TA看到了这两个基础的规律TA才最终推测出源质与能量的存在完成TA的源质能量引力场理论使其成为真正的大统一场理论并由此推导出了物理学万有理论

是的,TA看到了波粒二象性会如此呈现的缘由还有光速C的本质与质能公式E=MC²的正确写法,TA看到的这两个规律成为了TA构建大统一场——源质能量引力场的基础,而在这其中波粒二象性的如此体现的理由则成为了TA觉察到了源质与能量存在的根本原因,所以TA在自己的系列文章中的第一篇《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1):“波粒二象性”与“纯粹粒子、纯粹波——源质与能量”》中这样写道:

个人认为,诸如爱因斯坦还有德布罗意对于构成世间存在的一切物质的粒子与波的理解是正确的:世间所存的所有的微粒子皆同时具有粒子性与波动性,所以所有的一切也都同时存在波粒二象性。但是同时作者也在思考,诸如各位所知晓的那样粒子性与波动性的差异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几乎完全不能糅合,将粒子性与波动性进行杂糅实在是有违常理,所以作者这样思考了——如果粒子性与波动性差异巨大以至于其几乎不能糅合,但事实上它们成功地糅合在了一起,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量子之下可能存在更小的数种单位,其中至少一种只具备“粒子性”而不具“波动性”由此成立为一种“纯粹粒子”,另一种只具备“波动性”而不具备“粒子性”由此成立为一种“纯粹波”,因为人类所能探知的范围内这些“纯粹粒子”与“纯粹波”普遍存在并充分结合在了一起,所以一切由这些“纯粹粒子”、“纯粹波”构成的存在都同时反映构成其存在的“纯粹粒子”的“粒子性”与构成其存在的“纯粹波”的“波动性”,由此这些存在便因同时具有了“粒子性”与“波动性”而具有了“波粒二象性”。

——以上内容截取自TA的文章《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1):“波粒二象性”与“纯粹粒子、纯粹波——源质与能量”》

纯粹粒子与“纯粹波”二者共同促成了“波粒二象性”。

——这是贯穿了TA的理论“源质能量引力场”理论的观点,TA认为构成宇宙的最基本要素只有两种那就是纯粹粒子“源质”与纯粹波“能量”,以下内容是TA在TA的第二篇文章《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2):“源质”、“能量”与“源质能量团”中TA对于“源质”与“能量”的描述:

源质:源质是一种宇宙间最小的微粒子,它是一种只具粒子属性不具波属性的纯粹粒子,是玻色子和费米子的两种构成成分之一。单个源质在宇宙中几乎不具体积与形状,可以被视为一个不具质量与能量的类质点存在。这种存在可以产生引力,它的引力对其他源质或能量生效,会吸引周围其他源质或能量。这种引力我将其称为源质引力,源质引力不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属于一种非接触力。

能量:能量是一种只具波属性不具粒子属性的纯粹波,是玻色子和费米子的两种构成成分之一。能量拥有可以隔绝源质产生的引力的能力,这种阻隔引力的能力与源质与其引力作用的物体间阻隔的能量总量正相关。能量在互相接触时可以融合成一个能量总量更大的能量团,但这种融合仅表现为能量相互接触的地方融合,其他部分不因融合受到任何影响。

源质能量团:源质能量团是一种由源质与能量因源质引力结合在一起而诞生的存在,因为原子能量团由纯粹粒子“源质”与纯粹波“能量”因源质引力结合构成,所以这些源质能量团总会在某种情况之下表现出构成其存在的源质的粒子性或构成其存在的能量的波动性,因此在实践之中我们对于这些源质能量团通常的表述通常符合爱因斯坦对于波粒二象性的论述也即:“好像有时我们必须用一套理论,有时候又必须用另一套理论来描述(这些粒子的行为),有时候又必须两者都用。我们遇到了一类新的困难,这种困难迫使我们要借助两种互相矛盾的的观点来描述现实,两种观点单独是无法完全解释光的现象的,但是合在一起便可以。”我认为在如今的时代基于当下的科学发展水平所有人类能够基于一切手段检测到的物质或是能量均为源质能量团。

——以上内容截取自TA的文章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2):“源质”、“能量”与“源质能量团”

基于对“纯粹粒子”——“源质”与“纯粹波”——“能量”的理解,TA以此为基础构建出了这名为“源质能量引力场”的雏形,而在此之后帮助TA将“源质能量引力场”理论完成并使之被推广为“物理学万有理论”的则是TA的另外一个理解——

光速C的本质与质能公式E=MC²的正确写法

自从爱因斯坦提出质能公式E=MC²以来不知对于该公式有所了解之人可曾思考过这样一谢问题:

光速C的承载基础——光子说到底也只不过是物理微观世界中众多微粒子的一种,为什么只是一介的量子的它的速度却成为了那无比重要的‘质能转换方程’的构建基础?在那个存在无数种微粒子的微观物理世界中为什么偏偏是光子在真空中的移动速度关联了物质与能量的存在?还有为什么光速C必须取其于真空中的移动速度而不能取别的地方的移动速度呢?其原因在于光子及结构与光子完全相同的胶子、ZW玻色子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至少是人类当前技术水平条件下能够观测范围内最常见的能够维持结构稳定的能量转移单位,故而以光子为载体的光速C与物质释放能量的瞬时速率强相关。而质能公式E=MC²的正确写法为M=E/C²当公式被如此书写时,其含义为光速是物体释放能量与吸收周围能量的瞬时速率之比——这才是质能公式E=MC²的真正含义。

E=MC²,将其写为M=E/C²,将其理解为物质的本质是物体释放能量与吸收能量的瞬时速率之比。

能量吸收与能量释放、能量每时每刻永不停息的流动才是世界构成的基础,对光速的重新定义将帮助人类理解世间所有物体每时每刻都在吸收能量并且也都在释放能量的事实,而完成这理解的转变也将促使其完成“物理学万有理论”成为人类下个世代技术的进步关键!

创建“源质能量引力场论”的TA在自己的小说《黑洞永动机》中这样描述道:

在成功理解能量的流动与世界形成的关系后,那之后人类将会以新的理解为基础创造出人造黑洞、以人造黑洞为基础制作的第二类永动机、以第二类永动机为基础打造出星际航行用的超光速引擎,那之后人类将跨越星海、遨游太空,然后终会建立一个星际帝国。

付出努力,这样的未来必将实现,我如此坚信。

——TA这样说道。

不过,不管TA坚信过什么,也不知TA所坚信的事物是否终将化为现实,但可以知道的一点是显然TA是看不到TA的理论成真的那天来临了。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个诞生于上个世纪的天才在提出了“广义相对论”与“狭义相对论”更加深刻地揭示了物理的本质规律的同时,也因将时间、空间还有能量过度地混合在了一起进而提出了“时空扭曲”这样的错误理论。

他实在太伟大了,凭借一己之力推动人类科技取得了两百年以上的进步,但也因如此他提出的错误理论被他的追随者们盲目相信,这使得当TA说出了“时间的本质就是一个区域内的物体有先后顺序的相对位置变动,如果抹去了这个区域内的所有物体,空间仍旧存在时间伴随消失”这样的事实,他的追随者们也没能接受,直到TA死之前都是如此。

TA感到遗憾。

在很多情况下科学之路就是如此。

正确的理论、真正的真理,如果这些东西过于地超脱时代,那么理论的提出者怕是到死都没法等到自己的理论为人接受的一天,所以科学界常有一句笑言:

领先一步是先驱,两步是先烈,领先三四步,灰都剩不下。

——这只是一句笑言而已。

——但这句笑言的背后又潜藏着多少天才与先驱的无奈?

——究竟又有多少能够改变世界的天才被讥笑为发了狂的精神病?

没有人知道。

没有人知道。

后人能做的只有整理其遗物、缅怀其事迹,而TA的其中一份遗产——这篇被称为宇宙本源——源质与能量(应用篇1):“基于黑洞原理制作的第二类永动机——简称为《黑洞永动机》的第二永动机的制造方案便是被如此发现。

所以,那之后——

整理了TA的遗产、那个名为“芙娜·F·伊斯卡”的“存在”,在将这篇制造方案收录于其文集《芙娜·F·伊斯卡手稿》之后,芙娜·F·伊斯卡决定将这篇制造方案——《黑洞永动机》公开发表,于是“黑洞永动机”走进人们的视野,至此后人才最终得以知晓TA曾存在过的痕迹。

——而这,便是这部小说《黑洞永动机》或称《芙娜·F·伊斯卡手稿——黑洞永动机》的由来。

——

——

(未完待续)


芙娜·F·伊斯卡手稿——黑洞永动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