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概述箫的历史

2020-04-22 05:43 作者:根宁说箫  | 我要投稿


习箫者如何用简洁而确当的语言概述箫的历史?

《学箫镜铨》一书曾用一幅脉络图概括了近9000年来箫的发展历史。

那么,如果用文字来讲述箫的历史?我们这里试着总结一下:

上古:追溯到8000多年前,我们的先民在今河南舞阳县贾湖村一带,留下大量的骨制器,这些中通的骨管凿有四至八个指孔,被称作“贾湖骨笛”,文物和音乐工作者认为,这些骨制器很可能是斜吹的气鸣管乐器;

周代:延续至距今4000多年前的周代,文献记载有三指孔的竹制气鸣乐器——籥。虽无实器留存,考证认为,籥很可能是竖吹或斜吹的边棱吹口乐器;

魏晋:到了2000多年前的汉代,竖吹、外切口的边棱吹口管乐器被称为“长笛”。长笛的形制与今天的尺八、箫类似。西汉京房制作了五指孔(一说四指孔)的长笛;西晋荀勖(音同“续”)则首次利用三分损益法制作了六指孔的长笛;

唐宋:1000多年前,延续并发展了魏晋长笛的形制,唐朝的六指孔、外切边棱吹口竖吹乐器被称为“尺八”,该器在日本正仓院等地现存有实物;到了宋代,尺八也被称为“箫管”,加上了一个膜孔,且出现了外切吹口和内削吹口并存的现象;

明清:数百年前,外切吹口与膜孔消失,这时把六指孔、竖吹边棱内削吹口的乐器叫做“箫”和“洞箫”。这个时代,除了还是均匀分布的指孔,箫的形制已基本与当代箫相同;

当代:箫定型为八指孔或六指孔、无膜孔的竹制气鸣管乐器,一般按平均律定音。

上面的六个阶段把箫的历史基本上是说清楚了,但却远远不够简洁,我们再总结一个相对简洁的版本:

上古斜吹舞阳骨笛→三指孔周代竹籥→五指孔外切口魏晋长笛→六指孔唐宋尺八(昙花一现的膜孔)→六指孔内削吹口明清洞箫→八或六指孔内削吹口平均律现代箫

学箫请看 → 根宁说箫视频教程1-60期

概述箫的历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