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曹德旺批评许家印:39亿究竟是如何贷出20000亿债务的?

2021-12-14 23:08 作者:天业路商业观察员  | 我要投稿

12月12日,第九届中国企业家发展年会上,向来以敢言闻名的曹德旺被主办方邀请发言。

曹德旺谈到了恒大:“许家印总共只有39亿的资本,贷款却可以做到两万亿。这就是中国式金融,我们在学美国时,可能标点符号没有看着学好。”委婉地批评了金融机构盲目给恒大放贷。

恒大债务问题,经历了三个阶段。先是去年,网络上传出一份恒大发给广东政府的“求救信”,声称自己资金链极为紧张,如果公司出了问题,会影响上下游几百万人的就业,希望能批准恒大“突击上市”。恒大官方辟谣:子虚乌有。

到了今年,恒大彻底无法按时还债,债务暴雷。

网络热议恒大究竟欠了多少钱?刚开始说短期债务3000亿,后来说有息债务8000亿,最新情况说恒大总债务高达20000亿。恒大懒得透露确切数字了,反正很大。

近期,广东政府正式向恒大派遣了工作组,调查债务情况。相关报道说,是恒大主动要求政府介入。事情发展到这个阶段,可以推测出:恒大自己已经兜不住了。

恒大债务问题走到今天,真的只能怪恒大吗?一个巴掌拍不响,没有金融机构给许家印放贷,他哪来那么多的钱扩张?金融系统同样有结构性问题。

39亿注册资本贷出20000亿

曹德旺口中“许家印总共只有39亿资本”是什么意思?恒大随便开个楼盘,销售额都不止39亿,为什么会只有39亿的资本?这里说的39亿资本是指注册资本,而非贷款时的抵押物。

比如你要开一家公司,需要确定有多少注册资本,保证公司的运营能力和破产后的赔付能力。

原先,填写注册资本后需要缴纳相应的现款,《新公司法》改了这条,不需要实缴,降低创业门槛。但对不同行业,有最低注册资本的要求。

恒大注册资本39亿,意味着恒大如果破产了,变卖的资产不足以抵债,许家印只承担39亿的债务而已。

39亿对20000亿,加了512倍杠杆,这种说法对也不对。因为恒大在向各种金融机构融资时,拿了抵押物,比如土地、股权、物业等资产,金融机构才肯放贷。

办过个人贷款的人应该都有过这样的体验,银行最感兴趣的抵押物是房子。一家小公司如果想从银行贷出款来,银行往往会要公司老板的房产做抵押。

房子在中国是硬通货,增值潜力大、价值又高。恒大正好是做房产生意的,手上别的不多,土地和房子很多。

所以在金融机构眼里恒大偿贷能力很强,争着给恒大放款,恒大可以用很便宜的资金利率拿到贷款。

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房地产市场遇冷。看看各地二手房交易数据便可管中窥豹: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二手房交易数量同比下降10%-30%,证明市场对房地产预期在下降,除了刚需人群,游资不愿再进入地产。

这本没有错,那时恒大已经是中国第一房企了,房地产界没有对手了,选择进入其他领域是正常的企业经营。

问题是,许家印的野心太大了,拿几年后房地产的营收保障,去投其他行业。谁料几年后房地产遇冷,钱不够还了。新投的行业:矿泉水、电动汽车、养老个个赔钱货,债务就暴雷了。

恒大欠20000亿,摊到14亿人头上,相当于每人要给他还1400块。如果恒大还不出这笔钱,后果不言而喻。

什么是中国式金融?

曹德旺说,让许家印借了20000亿源头在“中国式金融”,什么是中国式金融,曹德旺没有解释,但我们可以从其他人的一些分析中窥见一斑。

黄奇帆在《结构性改革》一书中举例:2018年,全中国新增融资近20万亿,规模不小,相当于20%的GDP,但结构有问题。20万亿融资中,83%是商业银行和信托机构的贷款。

17%是企业债券和股权融资。前者叫“间接融资”,后者叫“直接融资”,两者的区别是企业获得的资金,需不需要通过中介。

很明显,中国金融“间接融资”占大头,“间接融资”包括企业债券,这都需要付出资金成本,是有利息的。

只有“直接融资”中的股权融资没有利率,把自己的股权让渡给投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很可惜,中国“直接融资”中的股权融资仅占比7%,换句话说93%的融资有利息。

中国金融机构不愿意当“天使投资人”,爱放贷,收利息,钱生钱,这是“中国式金融”的特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是金融机构对创业型公司缺乏信心,不肯购买股权。

反观我们金融机构一直在学习的美国。美国股权融资非常活跃,2018年,美国70%的融资是股权融资,包括私募股权和公募股权(股市),银行、信托、债券的融资仅占30%。

要知道,美国银行的利率极低,个别年份可以做到0利率,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公司依旧喜欢股权融资,而不愿意做贷款。

从宏观层面看,美国企业债只占GDP的60%,中国企业债占GDP的160%,风险较高。所以,曹德旺在发言中说:“(因为债务高)现在很多企业家觉得生意难做。

我们想解决今天的问题,要回顾历史,究竟是什么原因形成了今天的问题?你体察不到,就解决不了问题。”

或许,我们从美国引进金融经验时,只看到了杠杆、钱生钱这些最肤浅的表象,没看到美国活跃的股权融资,在严格监督下运行的证券市场。


作者:江左佑安



曹德旺批评许家印:39亿究竟是如何贷出20000亿债务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