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随笔会计之收入 透过实务理解:确定交易价格1
1、 可变对价
1)、理论知识:
A、可变对价指的是企业与客户的合同中约定的对价金额可能因折扣、价格折让、返利、退款、奖励积分、激励措施、业绩奖金、索赔等因素而变化。
B、合同中存在可变对价的,企业应当按照期望值或最可能发生金额确定可变对价的最佳估计数,但包含可变对价的交易价格,应当不超过在相关不确定性消除时累计已确认收入极可能不会发生重大转回的金额。企业在评估累计已确认收入是否极可能不会发生重大转回时,应当同时考虑收入转回的可能性及其比重。
2)、实务运用:
A、销售返利
销售返利形式多样,有现金返利、货物返利等,返利的条款安排也各不相同。一般而言,对基于客户采购情况等给予的现金返利,企业应当按照可变对价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B、未达指标而扣款
签订合同中规定未完成指标会在被扣款,扣款理解为合同价款的可变对价部分,从价款中扣除确认的收入。
C、可变对价估计的调整
a.一般情况下实现收入: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发生可变对价调整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收账款
b.能计算出可变对价的金额(期望值或最可能发生金额)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预计负债
c.合同中有销售返利(视销售情况定返利金额)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合同负债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 分期收款销售合同含有重大融资金额
1)、收入如何确认?
一般情况下按现销方式下的销售价格确认。
2)、收到货款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税金如何入账?
开具发票时,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计入“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根据合同确认的时点,结转“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融资金额确认后,如何入账?
根据合同计算确认融资金额,计入科目“未实现融资收益”或“未确认融资费用”,“未实现融资收益”和“未确认融资费用”均属于备抵科目,均进行摊销,摊销的金额应计入当期损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计入相关的资产的成本,最终这两个科目余额为零。对应科目如:“在建工程”、“财务费用”。
4)、举例:先收款再发货的重大融资业务
a.收到货款时:借:银行存款
未确认融资费用
贷:合同负债
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
b.计息: 借:财务费用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c.商品交付:借:合同负债
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