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法硕-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0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东北易帜
北洋军阀不再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继续存在,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
国民党政权的性质
国民党实行的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
国民政府的性质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
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会议明确提出土地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
毛泽东在会上强调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实际上提出了以军事斗争作为党的工作重心的问题
对八七会议的评价
中国革命从此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南昌起义:建军
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思想(农村包围城市)
《反对本本主义》: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
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提出: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土地革命的任务
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私有制,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的到翻身,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和发展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井冈山土地法》:第一个土地法
《兴国土地法》:第二个土地法 + “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第一个可以付诸实践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
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坪村举行
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及其土地法令、劳动法等文件
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
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
“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取得了统治地位
第三次“左”倾错误的主要表现
中国共产党内屡次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的原因
“左”倾错误的结果:长征
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遵义会议的结果:解决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对遵义会议的评价: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红军长征的胜利
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民族抗日战争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实践论》《矛盾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