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英雄的悲伤经历
纪实:11年前,救灾英雄致残卧床,妻子卷走百万赔偿,后来如何了
2012年盛夏,湖南省长沙市的一处普通民宅里,一个身材削瘦、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正躺在床上。
他的目光,时不时盯着一旁的手机。
叮铃铃~伴随着一阵电话铃声的响起,中年男人艰难地从床上坐起来,抓住手机看了一眼——是警方的来电。
没等他开口,电话那头的民警便对其说道:
“你的妻子找到了,我们带你去找她。”
在警方的帮助下,中年男子很快就见到了阔别半年的妻子。
但他的脸上不仅没有半点喜悦之色,反而拖着一瘸一拐的步伐走到妻子面前,愤怒地质问道:“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男人名叫王龙,是一位抗震救灾英雄。

在2008年汶川的地震中,他因救人而落下终身残疾,其事迹在被广泛报道的同时,还获得了118万元的国家补偿款。
回到家乡后,负伤卧床的王龙,本想靠着补偿款与家人好好过日子,却不曾想到,他竟遭到妻子的无情“背叛”,甚至险些因此丧命。
有道是“一日夫妻百日恩”。
王龙的妻子为什么要这么做?而这个当代“潘金莲”,又是犯下这一令人愤怒的闹剧呢?
自发前往灾区的英雄
2008年5月12日,是令所有国人印象深刻的一天。
这一天,四川省汶川县突然发生了一场里氏8.0级的地震。
山河巨变、万民同悲。
地震带来的巨大破坏力,让原本欣欣向荣的汶川沦为一片废墟,也令这座城市成为了全国人民眼中的焦点。

灾难发生后,国家迅速调集人民子弟兵赶往现场进行灾情救援,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踊跃捐款。
除此之外,许多来自民间的志愿者也自发前往灾区,与灾区群众共同携手度过这困难的一关。
而王龙,正是自发前往灾区救援的志愿者之一。
彼时的他,原本正在湖南为了生活而奔波,但当听到汶川发生地震后,善良的王龙当即和老板请了假,跟随大部队前往灾区。
几经辗转,他终于来到了受灾严重的汶川,可眼前的一幕,却让这个坚强的汉子顿时红了双眼。房屋倒塌、道路堵塞、许多人被埋在地下生死不知。
看着宛如废墟般的城市,王龙暗暗发誓,一定要为灾区救援尽自己的一份力,而他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在灾区的那段时间里,王龙每天起早贪黑,冲在救灾第一线,双手和工具救出一个又一个被埋在地下的受灾群众。
虽然有时会累到脱水,但看着那些被救出来的人们,他觉得自己的付出很值得。
以平凡之躯,筑希望长城。
这正是王龙与万千救灾英雄的真实写照,但这份“工作”背后所蕴藏的危险,却丝毫不比行走在“枪林弹雨”中少上半点。

事实上,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灾区周围的余震依旧不间断,加上许多建筑早已在此前的地震中被震碎。
因此每逢有余震发生,不少碎石都会从高处滚落下来,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意外,也因此而起。
这一天,王龙正和往常一样在清理地震现场,地面突然出现了阵阵晃动,他抬头一看,只见数块石头从高处滚落。
事发突然,王龙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也正是在这电光火石的一刹间,石头已经来到了他的面前。
伴随着一声痛嚎,王龙直接被石头砸成了重度昏迷,听到声音后,队友们连忙赶过来查看情况,只见他倒在地上失去了意识,身上还不停地冒着鲜血。
好在众人发现及时将其送往医院,经过一番长时间的抢救后,他很快便脱离了生命危险。
但不幸的是,其中一块石头恰好砸在了王龙的盆骨上,对他的身体造成了严重损伤,医生告诉众人:“王龙伤势严重,哪怕经过手术治疗也很难恢复如初,很可能出现终身残疾的情况。”

听到这句话,队友们都纷纷留下了眼泪,但王龙清醒过来后却表示自己不后悔,他说:“既然事情都这样了,我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对。”
说归说,但队友们都知道,王龙心里其实是很愧疚的。
他本是家里的顶梁柱,如今却变成一个残疾人,妻子和年幼的女儿以后该如何生活?
老实的父母,婚姻始末
上世纪80年代,王龙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一个农村家庭。
他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生活过得颇为清贫。
和村里一些孩子不同的是,王龙从小就很热情善良,看到身边的小伙伴遇到难题,他都会毫不犹豫地过去帮忙。
而他的这一善良品质,正是来自其父母的教导。
事实上,王龙的家庭条件虽然不富裕,但他的父母为人却十分诚实善良,是村里出了名的好人。

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更是经常告诫王龙:“不管自家是富是穷,做人都不能太过斤斤计较,遇到有困难的人,能帮就帮一把。”
父母的以身作则,让王龙懂得了为人处世要怀有善心,要乐于助人,也正是这份宝贵的品质,让学习成绩普通的他,在学校里深受老师同学们的喜爱。
毕业后,王龙在市区找了一份工作,每天朝九晚五,为了生活四处奔波。
和大多数人一样,在奋斗的过程中,他也遇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20多岁那年,王龙在一次聚会中,认识了当地一个名叫杨君的女孩,两人互有好感,且又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因此一来二去,便迅速坠入了爱河。
起初,王龙的父母还对杨君这位准儿媳抱有顾虑,担心她的为人问题,但在了解到其家庭条件和自己相似,而且父母都是老实人之后,老两口也就放心了。
在王父王母看来,既然杨君的父母为人老实,想必教出来的女儿也不会差。
让老两口没有想到的是,杨君的真实为人,与他们所想的,可以说是截然相反。
但由于彼时的杨君“藏得太深”,因此众人也都没有发现她的真面目。
时间转瞬即逝,不经意间,王龙和杨君已经谈了好几个月的恋爱,两人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迈入了婚姻的殿堂。

考虑到儿子如今有了家庭,不适合和长辈住在一起。
王龙的父母不仅东拼西凑地拿出30多万元,帮其在市区付了一套房子的首付,而且还主动将杨君的名字加在房产证上,借此证明对她的信赖。
然而,有意终被无情负,王家父母的一片真诚,换来的却是儿媳的真性暴露。
结婚没多久,王龙的父母就发现,杨君不仅为人刁蛮任性,而且做事斤斤计较,远没有婚前表现出来的那么贤淑。
虽然对儿媳的为人处世有些看不惯,但为了儿子的家庭和谐,老两口也没敢多说什么,而王龙在日常生活中对妻子也是能让则让。
婚后第二年,杨君为王龙生下了一个女儿,新生命的到来,让家里隐藏的矛盾得到了些许缓解。但这份短暂的温馨,却在他受伤之后,沦为了泡沫。
彼时的王龙没有想到,救灾负伤只不过是他人生转变的开始,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

恶语相向的“模范妻子”
从身强力壮的小伙,到难以痊愈的残疾人,王龙担忧的,不只是家人的生活。
更让他感到忧虑的,是妻子的态度。
很少有人知道,在出发前往汶川救灾之前,王龙曾将自己整个月的工资捐给了灾区,妻子杨君知道后,非但没有支持丈夫,反而和他吵了一架。
后来还是王龙的父母自掏腰包拿出几千块起给杨君,这件事最后才不了了之。
也就是说,杨君从头到尾都不支持丈夫去救灾。
因此当她接到王龙的电话,得知丈夫很可能终身残疾之后,她的第一反应不是安慰丈夫,而是怒气冲冲地质问道:“都说叫你不要去,你还去,现在我们娘俩该怎么办?”
听到妻子的责怪,王龙虽然不后悔成为志愿者,但心中难免多少有点担忧。
在四川医院休息了几个月后,伤势稳定的他,被政府派人送回了湖南老家,与此同时,另一个好消息也随之传来。
由于王龙在救灾过程中贡献突出,因此他被授予了灾后重建工作先进个人一等功勋章,同时还拿到了一笔高达118万元的补偿款。

听到这一消息后,王龙不由得松了口气,这笔钱的出现,不仅为其解决了生活的后顾之忧,也让他多少能给家人一个交代。
回到家里,面对哭成泪人的父母和妻子,不想让家人担心的王龙,只能捡好听的话说:“你们不用担心,政府给了补偿金,只要我们不大手大脚花钱,日子也是能过下去的。”
到了晚上,他又对妻子说道:“我下半辈子很可能要在轮椅上度过了,如果你想离婚,我也能理解。”
然而,让王龙没有想到的是,此前还在电话里大声叱责自己的妻子,非但没有顺势提出离婚,反而含情脉脉地对他说道:“别乱说,你是我的丈夫,咱们还有女儿呢,离什么离。”
自己都残疾了,妻子还能不离不弃,王龙心中顿时感动不已,他静静地握着杨君的手,坚定不移地说道:“以后我们好好过日子。”

彼时的王龙,已然沉浸在妻子带来的感动之中,却始终不曾发现,杨君看他的眼神毫无柔情,有的只是贪婪和杀意。
想到杨君要同时照顾丈夫和女儿,因此王龙的父母便搬了过来,替她分担压力。
杨君起初还很“高兴”,但伴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没过多久,她却开始“赶人”了:“爸妈,你们回去吧,这里有我在呢。”
王龙的父母不由得吃了一惊,连忙说道:“这怎么能行呢,你一个女人,哪里能照顾得过来?”
但杨君对这件事却十分坚持,她甚至对公婆说道:“你们年纪大了,不能再继续操劳下去了,只要爸妈你们身体健康,就是对我和王龙最大的帮助。”
话都说到这里了,王龙的父母就算再怎么不同意,也只能作罢。
随着王家父母的离开,杨君似乎真的实现了自己的“承诺”,每天不辞辛苦地照顾着王龙,还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彼时的杨君,堪称街坊邻居眼中的模范妻子,而王龙也对此倍感庆幸,感激她不嫌弃自己的残疾。
可谁又能想到,杨君所做的这一切,其实都是她精心设下的“温柔陷阱”。

恶毒枕边人,要钱和要命
笔者在文章前面说过,杨君结婚前一直假装为人老实,而在婚后不久,却暴露出了自己刁蛮任性的本性。
从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非常善于演戏的“影帝”。
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丈夫残疾后,依旧不离不弃的妻子。
但这样的真情,却很难出现在杨君这样的人身上,从她得知王龙残疾,还对其破口大骂,就能看出其自私自利的性格。
杨君当然想和王龙离婚,作为一个自私到极致的女人,她根本不愿意将自己的青春,荒废在“照顾残疾的丈夫”这件事上,但又害怕承担抛弃英雄的“罪名”。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她看上了王龙那笔高达118万元的补偿款。
按照法律规定,王龙的补偿款属于个人财产,不在分割财产之内,也就是说,杨君就算与其离婚,这笔钱也没有她的份。
除此之外,虽然补偿款的存折在杨君手上,但支取规定,如果一次性取出10万以上的金额,需要王龙的父母和妻子在现场共同签字。
而10万元以下的款项,只需要杨君自己拿着存折就可以支取。
这也是为什么她要将王龙父母支走的原因之一,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公婆发现自己到银行取钱。

据资料显示,从2008年到2011年11月,杨君多次拿着存折到银行,小份额地取走了补偿款,其金额从几千块钱到九万多元均有。
在将补偿款取光之后,她又悄悄将婚房抵押给了银行,换取了30万元的贷款。
最后,她还伪造出了一张假的房产证,放在家中的保险柜里。
俗话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但杨君始终没有想过自己和王龙多年的夫妻感情,而她的恶毒程度还远不止于此。
事实上,王龙回到家后就一直在服药接受治疗,但杨君在其父母走后,却偷偷到药店购买了足量的安眠药,并将丈夫平日里服用的药物全部掉包。
说到这,相信很多人都看明白了:杨君不仅想要卷走王龙的全部钱财,甚至还想要他的命!
而她所做的这一切,仅仅是因为害怕担上抛弃英雄的“罪名”。
在杨君的“暗箱操作”下,本该病情有所治愈的王龙,身体情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因为长期服用安眠药,整个人变得愈发瘦弱,精神状态昏昏沉沉。

期间,王龙也曾对自己服用的药物提出质疑,但杨君却用各种借口搪塞他,甚至不惜假装翻脸说道:“药物肯定会有副作用的,你难不成怀疑我下毒?”
王龙本就对妻子感到歉疚,听到这句话之后,更加不敢说什么了。
就这样,在妻子的哄骗下,他连续服用了2年多时间的安眠药,生命几乎在“鬼门关”前徘徊。
更令人感到愤怒的是,杨君在做出以上行为的时候,丝毫没有想过会给王龙的家庭,带来多么沉重的伤害。
在等拿自己想要的东西后,自私自利的她,很快便开始了下一步的“计划”。
恶行败露,令人愤怒的真相
2011年11月,极少和王龙父母联系的杨君,突然打电话给了老两口。
她声称自己要和朋友去广州玩几天,希望两位老人能过来照顾王龙一段时间。

杨君这几年的“不辞辛苦”,都被王龙的父母看在眼里,因此在接到其电话后,老两口不仅当即从乡下赶到儿子家中,而且还让她好好玩,别担心家里。
面对善解人意的公婆,杨君非但没有丝毫悔意,甚至开启“影帝附体”,企图“借刀杀人”。
她不仅详细地向公婆交代了照顾王龙的细节,而且还再三叮嘱婆婆李芬,要求她一定要按时让王龙服用药物。
可实际上,这些药物早已被杨君“掉包”,她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就是想让王龙父母间接害死儿子,从而洗刷掉自己的嫌疑。
常言道:“做贼心虚”,这句话在杨君的身上可谓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交代完全部事宜之后,她当即拉着女儿走出家门,仿佛身后有猛兽在追赶一般。
杨君离家后,王龙父母一开始确实按照她的叮嘱,每天准时给儿子喂药,可时间一长,母亲李芬却隐隐感到不对劲。
按道理来说,这些药物原本就是给王龙治疗用的,服用了这么长时间,不说治愈,最起码也应该有点效果。
但一段时间下来,他的病状非但没有半点好转,反而每次服药后,精神状态都很萎靡。

彼时的李芬压根没有想到,这些药早已被杨君动了手脚,她还以为王龙精神状态不佳,是服药后的正常反应。
然而,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王龙的精神和身体情况越来越差,这下子,李芬慌了。
带着满肚子疑问的她,当即拿着药品来到医院,而医生的一番话,更是让其大惊失色:“药明显被人换了,里面都是安眠药,大量服用会有严重副作用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刹那间,李芬的脑海中闪过千思万绪,最终定格在了杨君临走前再三叮嘱她要“按时用药”的画面。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李芬已然明白了: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好儿媳”捣的鬼。
回到家后,老两口停止给王龙服药,并在其醒来后,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他。
一开始,王龙还不愿相信妻子会“背叛”自己,但随着而来的一通催债电话,却让他不得不相信这一残酷的事实。
银行的工作人员对他说道:“你的妻子早前拿着房产证到银行抵押,贷走了30万元,现在这笔钱尚未归还。”

突如其来的催债信息,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落在了王龙的脑海中,他似乎明白了什么,连忙冲进屋内想要看看房产证还在不在。
但拿出房产证的那一刻,王龙就意识到证是假的:“房子买了这么久,证怎么可能新得跟刚办的一样?”
随后,他又让父母到银行查那笔补偿金还剩下多少,结果存折里就剩下几十块钱,其余118万元早已不翼而飞。
“什么好好过日子,什么不离不弃,全都是假的,她就是为了这笔钱才留下了”,这一刻,瘫坐在椅子上的王龙,彻底看清了妻子的真面目。
让他想不明白的是:杨君要钱也就罢了,为何还要自己的命,甚至不惜“借刀杀人”利用父母。由于此时距离杨君出门已经过去了四个多月,加上其电话一直打不通。
无奈之下,王龙一家人只能选择报警,将希望寄托在了警方身上。

狼狈逃窜,流泪的汉子
不得不承认,杨君这个女人不仅狠毒,而且还十分心机。
她一边谎称自己要去广州,一边又躲在家乡附近,企图借助这种方式,让王家人觉得她已经远走高飞了。
但“千般算计总有一疏”,杨君也没想到,她在外出时已经被人们记住了样貌。
而这一点,也成为了王家人寻找她的突破口。
邻居告诉李芬,自己之前曾碰巧遇到过杨君,当时她穿着光鲜亮丽,而且还开着一辆价格不菲的奥迪车,没一会儿就拐进了巷子里的一间出租屋。
听到这个消息,李芬顿时火冒三丈,自己的儿子饱受病痛的折磨,几度险些丧命,杨君却卷走了家里的财产,甚至拿着儿子用命换来的钱在外潇洒快活。
王龙父母理科拉着邻居,希望她能帮忙带自己去找杨君,王龙在听到这件事后,也坚持要去寻找妻子。
就这样,一家人朝着邻居所说的出租房出发了。
令人遗憾的是,在那次“寻人行动”中,王家人虽然见到了杨君,却没能和她说上话。
原来,当王龙和父母赶到出租房附近时,恰巧碰上了刚要出门的杨君。

见到阔别已久的丈夫和公婆,她当即明白自己的行踪已经暴露了,于是转身跑进了出租屋,将门牢牢锁住,任凭外面的人怎么喊叫都不肯开门。
没办法,王龙只好拨打报警电话,警方赶到现场并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认为杨君的所作所为已经涉及到法律层面,必须让她出来当面解释清楚。
在民警的帮助下,王家人最终打开了出租屋的大门,但当他们走进屋内时,却发现里面竟然空无一人。
事实上,杨君早就趁着民警打开大门的这段时间,带着女儿和钱财从窗户逃走了。
望着眼前的空荡荡的租出屋,王龙的眼睛渐渐红了起来,虽然他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但屋内的陈设,却让其感到无比熟悉。
因为,这是妻子生活了4个多月的地方。
正当民警和王家父母商议该如何找到杨君的时候,王龙默默地站了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到卧室,翻动着屋内的物品,希望从中找到妻子还爱着自己的“证明”。
然而,伴随衣柜的打开,他的美好幻想被无情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愤怒和羞辱。

衣柜里装满了男人的衣物,其款式和大小更是与王龙的着装格格不入,彼时的他,突然想起邻居说的另一句话:“那个杨君,好像还和其他男人在一起。”
“自己遭遇妻子背叛后仍抱着一丝希望,而对方却早已另有新欢”,接二连三的打击,让王龙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情绪。
他拽着一件从衣柜中找到的男人衣服,坐在轮椅上低声哭泣,似乎心中有无尽的悲伤想要宣泄出来。
那一刻,他从未如此渴望过与杨君见一面,问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只可惜,“人与人之间的悲欢并不相通”。
就在王龙为自己的遭遇感到无比绝望之时,侥幸逃走的杨君,却再度耍出另一番“诡计”。
泼皮无赖,无奈的处理结局
事实上,从出租房窗户逃走之后,杨君就已经明白,自己的恶行已经被发现了。
于是,她将自己名下的车子和奢侈品全部出售,换成钱财继续潇洒快活,等到身上的钱花得差不多之后,她又抱着“灯下黑”的想法,偷偷溜回娘家。
杨君以为自己的行踪无人知晓,但她却低估了警方的能力和决心。

最终,得意忘形的她,在娘家被民警揪了出来,而这也是文章开篇一幕的由来。
面对王龙的愤怒质问,杨君一开始连话都不肯说,她将脸别到另一边,企图通过这种方式,逃避东窗事发后的对峙场面。
但这一次,王龙再也没有给杨君“耍心机”的机会,他拿出从出租屋衣柜中找到的衣服,扔在妻子的面前并低吼道:“这是谁的衣服,你这半年去哪里了,拿走的钱呢?”
眼看自己的“破事”即将在父母面前被捅破,杨君干脆“破罐子破摔”,转身做起了“无赖”,她振振有词地对丈夫说道:“我当初是怎么说的,劝你不要去你还去,看看你现在这样子,有什么用?”
说完,她还自以为是地又补上一句:“你残疾之后,我们都已经三年没有过婚姻生活了,我怎么就不能在外面找男人了?”
杨君的反驳看似一大堆,但在场众人都知道,她的回答完全避开了事情的核心点,除了解释自己出轨之外,压根就没有提到“换药毒害丈夫”、取走118万元补偿款,以及抵押房子等恶行。
看着眼前这个宛如泼皮无赖般的女人,王龙不由得怒火中烧,他甚至觉得这是自己多年来第一次看到妻子的真面目,似乎以前其温柔贤惠的形象,都只是对方的一种伪装。
事已至此,王龙也不想再说什么了,他向妻子下达了最后的“通牒”:“我警告你,如果你不把钱拿出来的话,别怪我走法律程序起诉你。”
然而,此时的杨君早已身无分文,哪里能拿出这笔钱?
自打从王龙家离开后,她便拿着非法得来的100多万元与情夫肆意挥霍,过着极度奢靡的生活,一段时间下来,这笔巨款便被其花得一干二净。
当然,作为一个狡诈的女人,杨君早就料到自己会有东窗事发的一天,早早便想好了“退路”。
因此,面对王龙的要求,她干脆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笃定丈夫不会起诉自己:“你有本事就去告我啊,如果你打算让女儿没有妈妈的话,你就去告我。”
为母不正,以女要挟。
这既是杨君诸多恶行的一部分,也是她有恃无恐的底气。
而这句话刚说出来,就连杨君的父母都听不下去了,老两口愧疚地对王龙说道:“是我们家对不起你,我们手上还有17万元的积蓄,你先拿着,剩下13万元我们会尽快凑齐,无论如何,咱先把房子赎回来。”
见岳父如此哀求自己,王龙的心一下子软了下来,他表示只要杨君拿出30万元把房产证赎回来,这件事就算了。
事实上,王龙这样做也实属无奈,他知道杨君无论如何也拿不出那笔118万元的补偿金,倘若继续僵持下去,这笔钱最终只会压在岳父岳母身上,让两位老人过得痛不欲生。
在他看来,与其让两位老人饱受折磨,还不如就此作罢。
从妻子家离开后不久,王龙便和杨君离了婚,女儿也归杨君抚养,不过他和父母偶尔也回去看望女儿。
如今的王龙,依旧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在还清银行的贷款后,一家人的生活逐渐走上正轨,他也换上了正确的治疗药物,伤势一天比一天好。
虽然如今的王龙依旧无法工作,但在他看来,事情到这里就已经结束了,过去的不愉快就让它过去,放眼未来才是正确的。
王龙的故事传出来后,不少网友在替其遭遇感到同情的同时,也为他放过杨君的选择感到不忿,毕竟杨君的所作所为,着实称得上天怒人怨。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王龙做出这一决定?
高尚者名留青史,卑劣者寸步难行
事实上,王龙之所以会选择放过杨君,不追究其责任,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接二连三的打击已经让王龙身心俱疲,不愿再过多牵扯这件事;
其次,虽然他对杨君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怒,但心里却始终保留着两人的夫妻情分;
最后,他考虑到了女儿的人生,以及此后的生活。
在笔者看来,第三点或许才是王龙“轻易放过”杨君的主要原因。
讨回118万元的补偿款,乃至追究杨君的法律责任,固然可以消除王龙的愤怒,但对于他年幼的女儿来说,却是一种沉重的伤害。
这注定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无论谁输谁赢,到最后伤害最深的,只会是两人的女儿。
再者,王龙深知自己今后或许无法从事工作,而女儿尚且年幼,需要有人抚养,他连自己都难以照顾,又如何照顾好女儿呢?
作为事外人,或许我们很难理解王龙宽恕杨君的做法,也很难体会到他“以德报怨”的心情,但将心比心,这对他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最佳的处理方式。
“人生诸事,实难两全”,王龙为了女儿,甘愿放弃对杨君的追究,乃至放弃118万元的补偿款,他对女儿的爱,足以称得上“伟大”二字。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希望王龙能早日痊愈,和家人重新开启幸福的生活。
而恶贯满盈的杨君,注定会被世人所唾弃,正如网友所说的:
“高尚者名留青史,卑劣者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