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丁一:灵感探寻

2023-04-09 09:22 作者:医明和皇榜第一名  | 我要投稿

  从小就是五音不全唱歌难听。小学到初中的音乐课都是在混,本地学校的音乐教育态度也是有这门课程就行了。在初中毕业几年后重新遇到当年的音乐老师,老师想了很久问了很多,但死活就是记不起有教过我这个学生。疑惑的神态至今还记得。

  青年时期除了唱一唱流行歌曲外,唯一和音乐沾边的就是在读中专的时候,耍酷需要买了把口琴和歌谱。简谱自然是看不懂的,只有在那首歌先会唱的情况下,再通过简谱的音符来找口琴对应格子在哪,然后按照歌曲的节奏再一个音一个音地吹出来。等到中专毕业后,口琴基本就没吹了。音乐是好听,诗词配乐是让人好奇向往,可那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再往后,由于个人一些想法需要验证,所以选择了对音乐创作中的旋律产生机制做分析。后来确实也能让在音乐创作上如白纸一张的我能够瞎哼哼些新旋律出来,但以这种方式回归音乐当时感觉很意外。


  验证新旋律产生所需的歌词刚开始有些头疼,可突然想到诗词不就是绝好的歌词吗?而诗词配乐不是恰好又能实现吗?遂就一拍即合。

  在兴高采烈一番后,细想想其实很多人都是可以哼出旋律的,而他们并不需要什么对音乐创作的分析,所以原先设想的验证力度偏弱,证明力不够。于是便做了灵感产生机制的探寻,这种探寻最初的目的也只是加强验证,看看一些想法能否最终成立。

  事实证明在汉曲旋律上的充分挖掘以及现代旋律上的风格多变都不开对灵感产生机制进行探寻后成果的帮助。毕竟用爱发电也是要有工具。现代旋律的丁系列作品数量要比丙系列要少很多,但其中不同风格的呈现还是比较明显的。丁系列也会不定期更新。

  到了创作后期,在进行充分挖掘和变换风格后,就真正来到了创作的瓶颈期。这种瓶颈并不是说完全写不出新东西了,只是创造出来的东西的质量和水准更像原地踏步,难令人满意。

  而在灵感探寻后一些成果的指引下,想突破这种瓶颈,就需要对本底进行改变或完善才能做到。所以当时选择的是学习音乐理论,目标就是做到能编织体,能写谱子。

  当时并没有现下的短视频各种教学,但理论教程可以找到。自学下始终也无法理解和弦不是说三个音一起的吗?那么一长串的无规律伴奏算什么?后来才知道那是分解和弦。当时僵持一段时间后,最后由于时间精力无法投入更多,跟音乐相关的的一切就戛然而止。对于音乐理论的可望而不可得,实是一大遗憾。

  事实上,本底的改变和完善并不是只有学习音乐理论一条路。或许在音乐上得不到回报才是所有一切停止的原因。

  停止创作比较久了,只是偶尔还会试试看。将来还会不会重新投身其中,很难说,就像当初怎么也想不到这样的一个人竟然会和音乐扯上关系一样。


丁一:灵感探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