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三节 语言形式差异 (续)

2021-11-08 12:57 作者:苦乐英语  | 我要投稿

二、动词名物化

英语文章中大量抽象名词的使用与民族文化和思维习惯也有一定关系。名词的

使用不仅仅是减少了动词,而更重要的是使英语句子简洁紧凑,同时也避免了

因使用动词而不得不把人牵扯进来。动词名物化的使用也是为了突出认识的客体,

淡化认识主体的角色。如:

The denial of these principles and the placement of man at the core of the universe

results in a paralyzing mass selfishness, and the sights of it are already frighteningly

evident.

(如果我们否认这 些基本原理,把个人置于宇宙的中心,其结果是大家就会变得

自私自利。这使一切都处于瘫痪。 这方面表现出来的迹象已经十分明显。)上面

英语句中的“主语”与汉语句中的“谓语”相对 应,而汉语句中的主语“我们”则在英语中

省略了。

三、现在分词与过去分词

英语中用分词来强调主客体的关系。如:Nokia released high-end phones aimed at both

the consumer and business user and is showing strength in emerging and mature

markets alike.(诺基亚 推出了面向普通消费者和商务用户两种人群的高端手机,

在新兴的和成熟的市场上都展现出强 劲的实力。)在这一句中,汉语中的主谓结构

“诺基亚推出”则变成了英语中的定语“Nokia released”“phones”是过去分词“released”

施动的客体。

四、时空顺序

中国学生最不习惯的是英语中时空顺序从小到大,而且通常把时间地点放在句子

最后。英语把主谓先摆出,然后把各种标志一条条补述,一步步交代,形成头短尾

长的线性链。如:I

saw Mr. Smith at the gate of the college at 2 o'clock yesterday afternoon, whom I

have not seen three years.

汉语头大尾小,先交代环境与附带标志,最后是信息中心,谓之雄狮型序列。

如:昨天下午两点钟,在学院大门口,我看见了三年未曾谋面的的史密斯先生。

汉语中“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体现在语言中,就是判断周围物体的方位时,首先

想到的 是以自我为中心,从宏观到微观这样一个顺序。而英语中正相反,首先先到

的是具体方位。如:

(1)inner left thigh(左大腿内侧)

(2)north London house(伦敦北部的一座房子)

通过以上几部分,我们可以看到英语中“天人相分”与汉语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语

言形式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第三节 语言形式差异 (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