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不来的狠人:论文被拒稿后,他怒干一瓶病菌液...最终获取成功
想必研究成果不被同行认可,直接被拒稿是科研生涯中最为痛苦的事情之一。遇到这种事,或许多数人自认倒霉,原地放弃,但硬核的人会硬杠到底。
而被拒稿后史上最硬核的操作莫过于巴里 · 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将自己提取的实验细菌一饮而尽,以求自证。

马歇尔充当「小白鼠」以身试菌的漫画
1983 年,当时主流思想根深蒂固的认为胃溃疡是由于压力、刺激性食物和胃酸过多引起的,而非菌类感染所致。
年仅 31 岁的巴里 · 马歇尔通过使用微氧培养方法将一种叫「幽门螺杆菌」的细菌成功分离出来,他兴奋地撰写成文,提出胃溃疡和胃癌是由这种细菌引起的的假说,并投稿给澳大利亚肠胃病学会。
彼时审稿人需要从投稿的 67 篇论文中选出 56 篇制定成册予以发表(过稿率接近 85%)。可是,评审委员们扫了一眼这篇「离经叛道」的论文,便摇摇头随手扔在一边,并在最后的拒稿信里写道:
would hope that this might be re-submitted in the future, perhaps following critical review from your colleagues.
礼貌地感谢马歇尔的投稿并希望他能在根据同行评审意见修改自己的工作以后再重新投稿。

当年的拒稿信,图片来源:微博 @菜菜 -dr
不过,马歇尔可不是省油的灯,暴脾气的他一口气怒喝下一试管从病人胃中提取出的幽门螺杆菌而患上胃溃疡来证明自己的重大发现,最终这一发现直接扭转了几十年来胃溃疡的错误医疗与诊治。
硬核的 Barry J. Marshall 也因「发现幽门螺杆菌及其在胃炎和胃溃疡中所起的作用」荣膺 2005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巴里・马歇尔。图片来源:诺奖官网
同样硬核的还有德国生物化学家汉斯・克雷布斯(Hans A. Krebs),他的科研生涯出奇的顺利,发表 50 多篇论文。
后于 1937 年将最新发现「柠檬酸循环」投稿给 Nature 杂志,第一次遭到拒稿,并且拒稿信表示现在没有多余的篇幅来发表他的研究,也不能确定何时能发表,如果他不介意的话,可以慢慢等。
硬气的克雷布斯决定以后不在 Nature 期刊上发表论文,反手就转投其他杂志并很快被接收了,也正是这篇《哺乳动物体内柠檬酸与 α- 酮戊二酸的合成》发现柠檬酸循环的文章,汉斯・克雷布斯(Hans A. Krebs)因此获得 1953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