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复盘:拜仁4:0柏林赫塔,战术调整完成大胜,迎来半程开门红

2020-01-20 18:53 作者:Levent专栏  | 我要投稿

经过了长达一个月时长的冬歇期,德甲下半程终于开打。本轮拜仁客战赫塔,啃下了下半程的第一块“硬骨头”,四球大胜的背后,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点呢?


【首发:佩里西奇、穆勒边前,格雷茨卡、蒂亚戈双后腰】

由于经历了较为严重的伤病潮,科曼、哈维·马丁内斯都没有出现在大名单中,格纳布里刚刚伤愈,也难出现在首发之中,基米希也因为停赛缺席,本场比赛拜仁的首发名单可以说是路人尽知。锋线上,刚刚伤愈的莱万继续充当单箭头;前卫线由佩里西奇、库蒂尼奥和穆勒组成;双后腰分别是蒂亚戈和格雷茨卡;后卫线还是戴维斯、阿拉巴、博阿滕和帕瓦尔一字排开;门将队长诺伊尔。


【半场赫塔阵地严防死守,火力受限久攻不下】

和首回合交战不同,克林斯曼执教之后对此前科维奇的三后卫体系进行了改变,转变为四后卫的体系。这场赫塔排出的阵容站位对于拜仁进攻球员的针对性更强,放弃了一部分前场的压迫,把防守重心放在了中后场。首轮交战时,拜仁的中后场常遭遇对方锋线和中前场的压迫;而本轮可以看到,4-1-4-1的站位防守重心着重于拜仁前场的拿球,而非一开始的策动,因此蒂亚戈在本场的表现比起在首轮中处处受限制而言发挥的空间也相对更大。

赫塔的4-1-4-1站位能够让球员有效地在本方半场完成防守工作

赫塔的整体平均站位紧缩在本方半场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上半场的莱万,在博雅塔的几近贴身盯防的情况下,多次回撤到中场或者边路去接球,或者和左侧的佩里西奇完成短时间的换位。

为了能够接球,莱万有时会和佩里西奇完成换位
博雅塔甚至从后场跟随莱万来到了拜仁的半场

赫塔的进攻方式和此前也有所不同,回想起第一轮中赫塔面对拜仁的第二个进球,策动人正是对方的门将亚尔斯坦。本场同样面对拜仁的高压战术,缺少了像第一轮中伊比舍维奇那样的高大中锋,赫塔在进攻选择上更依赖两个边路,尤其是右侧的“拜仁克星”卢克巴吉奥。然而让克林斯曼或许没有想到的是,拜仁右侧对应的盯防人戴维斯本场能有如此好的防守状态。本场比赛中的卢克巴吉奥在数据上过人拥有5次成功,但是实际上仅有一次转化成为了威胁进攻。

戴维斯单防卢克巴吉奥,一次不成功还有第二次
阿拉巴出现盯人不紧的情况,幸亏塞尔克将球顶高

面对赫塔在中后场如此严密的防守,拜仁在中路的进攻显然缺少冲击力,即便是在缺少科曼和格纳布里这样富有高速突破能力的球员,拜仁依然选择了更多地往边路发展进攻。期间由后场发起过几次高球直塞,但是对方的站位较低,都没能形成太大威胁。

本场最常见的进攻方式就是通过两个边路向禁区发起传中,穆勒的传中区域更接近后点,抢点更多的是佩里西奇甚至是库蒂尼奥;而佩里西奇的传中则是横扫向中路,但是容易被后卫挡出或者是被对方门将没收。整个上半场拜仁发起的22次传中里,仅有5次准确找到了自己的队友,而形成的破门机会寥寥无几。

莱万上半场少有的摆脱博雅塔的机会,但是没能打进
穆勒本场传中次数高达12次,是拜仁右路进攻发起的主要手段

上半场拜仁久攻不下的原因不仅是对方的防守严密加上一些运气不佳,更重要的是格雷茨卡的定位仍然不够明确。本场以8号位出场的格雷茨卡在上半场很少见到他进入到禁区进行抢点,中场持球突进的工作经常是交给两边,而在后场又很难见到他帮助蒂亚戈完成防守工作,被大家戏称为“隐身”。缺少中路的冲击力使得传中后的接应点数量不足,假如禁区里再多一个人抢点,情况或许会更好一些。


态度决定一切,跑动赢得比赛

下半场开始之后不久,拜仁球迷心中可能都会有一个印象,整个球队的压迫强度提高了,看上去更精神了,数据也很好地说明了这点。上半场拜仁的抢断次数只有7次,下半场这个数字翻了一倍多,直接到了16次,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蒂亚戈,一个人完成了5次抢断。同时拜仁下半程的对抗成功次数从上半场的35次提升到49次。

下半场拜仁成功抢断次数高达16次

除了防守强度的提升,拜仁的进攻也减少了传中比例,加大了中路推进的比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上半场“隐身”的格雷茨卡。通过对比格雷茨卡的上下半场触球位置,我们可以发现下半场的格雷茨卡下半场的触球位置更多出现在中前场,而非中后场,这一举动似乎是将阵容从4-2-3-1变阵成了一个4-1-4-1的阵型。

格雷茨卡触球位置对比:上半场(上图)下半场(下图)

格雷茨卡前插拿球点出现在拜仁的右侧相对更多,让穆勒有机会换位来到中路进行抢点,于是第一个进球在比赛的59分钟产生了。格雷茨卡在反击过程中顶在了最前面,和莱万完成简单的撞墙之后跑出空当传中,后点的佩里西奇回点给中路插上抢点的穆勒。

格雷茨卡在前场的拿球带来了第一个进球

比赛第67分钟,被拜仁攻进一个球之后,克林斯曼率先进行了人员调整,他用沃尔夫将本场状态奇差的达尔达(全场6次抢断0成功)换下,将卢克巴吉奥推到中路,形成4-4-2的站位,意图增加前场接球的进攻点,同时更多地接近蒂亚戈以限制其传接球。

达尔达下场之后,柏林赫塔变阵4-4-2

这样的换人并没有起到增强进攻的作用,拜仁高强度的逼抢使得赫塔在中后场赢下球权的机会更少,前场更是缺少防守默契,没能阻断拜仁发起进攻;更糟糕的是缺少一个中场帮助防守的情况下,反而使得赫塔的防线开始松动,后卫为了弥补中场盯人不紧的问题,不得不去补位,仿佛葫芦娃救爷爷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失位。随之而来的是第二、第三和第四个失球,72分钟格雷茨卡在禁区被拉倒获得点球,莱万稳稳罚进。76分钟,蒂亚戈和莱万在边路撞墙之后回敲格雷茨卡,前插接到球从禁区左侧的托鲁纳里哈格失位的区域直接打门得分。84分钟,佩里西奇接到穆勒的传中头顶破门。

这个进球几乎是蒂亚戈的个人秀,从中场一路传跑配合到前场进球
穆勒晃开后卫送出关键传中,佩里西奇头槌破门


【总结】

冬歇期结束之后,拜仁仍然有许多工作需要去进行,伤病潮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在众多主力缺失的情况下一场的大胜尤为重要。此外据弗里克亲自证实,拜仁正在和一名右后卫谈转会事宜,这给经历了严寒的球迷们带来了一丝暖意,如果能够达成,对拜仁下半程完成更多的目标裨益非常。

对于格雷茨卡的定位还需要更清晰,当初在特德斯科手下成为攻防核心让大家对他的期望非常之高,但是至今似乎一直处在一个微妙的位置。笔者认为他的定位更倾向于完成前场的推进和拦截工作,充当前场拿球点和抢点破门也能让他的特点发挥到极致,这是他在弗里克上任之后的前几场表现出的水平,如果只是在中场当一个不积极前插又不积极回防的“四不像”,一直犹犹豫豫、扭扭捏捏的,只会继续像空气一样迷失在场上。






复盘:拜仁4:0柏林赫塔,战术调整完成大胜,迎来半程开门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