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3D打印材料行业壁垒较高,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图]

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是通过3D打印设备对数字模型进行分层处理,将3D原材料不断堆积,叠加形成一个三维整体,3D打印材料是3D打印产业链的重要一环。现阶段,3D打印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生物材料等。其中,金属材料可细分为钛合金、高温合金、铝合金、金属粉末、液态金属等,多用于航天航空、船舶工业、汽车工业等高性能零部件的直接制造;非金属材料可细分为高性能陶瓷、宝玉石、树脂砂、覆沙膜、硅砂、硅酸盐等,主要用于航空、汽车发动机等模具开发和零部件制造;有机高分子材料可细分为光敏树脂、PLA、ABS、PC、PPSF等,多用于科研教学、文物修复与保护、生物医疗等领域;生物材料可细分为生物可降解材料、生物相容性材料等,多用于药物控制释放、器官移植、软骨质结构再生与重建等医用领域。
3D打印材料分类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随着技术逐渐成熟,应用场景逐渐拓宽,近年来我国3D打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3D打印材料作为3D打印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期,2022年我国3D打印材料市场规模达127.82亿元,未来仍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预计2024年我国3D打印材料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亿元。
2017-2024年中国3D打印材料市场规模统计及预测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目前,我国3D打印材料市场参与者众多,国外企业主要有EOS、卡彭特、吉凯恩、AP&C、LPW、世泰科、赫格纳斯、普莱克斯等,国内企业主要有华曙高科、中航迈特、飞而康、塞隆金属、西安欧中、铂力特等,由于我国3D打印材料研究起步较晚,行业壁垒较高,国内企业多集中于在低端应用领域,但随着技术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未来我国3D打印材料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有望逐步增长。
我国3D打印材料市场主要企业

资料来源:共研产业咨询(共研网)
更多关于3D打印材料行业的全面数据和深度分析,请搜索、收藏共研网,或者购买共研咨询独家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3D打印材料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可行性报告 》。《2023-2029年中国3D打印材料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可行性报告 》为共研产业研究院自主研究发布的行业报告,是3D打印材料领域的年度专题报告。《2023-2029年中国3D打印材料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可行性报告 》从3D打印材料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态势、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分析3D打印材料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3D打印材料行业的发展潜力,预测3D打印材料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3D打印材料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