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聚 十年教训《左传》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除疾务尽(伍员谏平越) 《左传·哀公元年》 【原文】 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槜李也。 遂入越。 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以行成。 吴子将许之。 伍员曰:“不可。臣闻之:‘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 弗听。 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三月,越及吴平。 【今译】 吴王夫差在夫椒打败越军,吴国将越国打败,报了在槜李之战失败的仇。 接着就乘势进入越国。 越王勾践领着五千披甲持盾的士兵,退守到会稽山(在今绍兴境内),派大夫文种通过吴国太宰伯嚭,越王勾践通过贿赂吴国太宰伯嚭,向吴国求和。 吴王夫差将要同意越国的求和(吴子将许之)。 伍子胥说:“不可以同意,请不要答应越王的求和。臣听说:‘树立德行最好让它不断增长,越多越好;祛除疾病最好让它断根,越彻底越好(去疾莫如尽),医治疾病就要医治彻底。越国是我们的心腹之患,一定要彻底消灭掉。'……” 吴王夫差不听,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伍子胥从宫中退出来后,对人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意思是说,越国通过十年的奖励人口生育,提倡农桑生产,集聚财富;再经过十年教化民众,加强训练,二十年之后,整个吴国的宫室必将被毁,变成破败的池沼。 三月,越国与吴国讲和。 【赏析】 春秋末期,鲁哀公时期,晋、楚势力衰弱,已经无力称霸,东南的吴越两国形成争霸局面。 吴越争霸,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率军攻打越国,越王勾践带领越国军队,奋力抵抗,大败吴军,阖闾负伤而死,吴王阖闾在槜李之战中阵亡。 阖闾的儿子夫差继位为吴王,立志报仇,哀公元年,吴国攻入越国,在夫椒山之战中打败越军(夫椒:古地名,在今江苏太湖西洞庭山),吴军乘胜追击,占领了越国都城会稽,越王勾践率余部五千人被围困于会稽山上,将勾践逼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勾践采用了范蠡的计谋,派人讨好吴国重臣 ,贪财好色的太宰伯嚭,以他为突破口,向吴国求和。 勾践以极屈辱的姿态请降,伍子胥心怀远见卓识,看穿了越王勾践的计谋。说:“不能答应求和,我听说:'建树德行没有比不断培植,慢慢浸润更好的,除去毒害没有比铲除干净更好的'” 他以古证今,用夏后相复仇的故事警醒夫差,吴国不比当年灭夏的过浇强大,而勾践残余力量则大于少康,恐怕后患无穷。 无奈夫差因急于北上中原争霸,以为越国从此不足为患,未采纳伍子胥的建议,没听伍子胥的的谏言,以越王质吴为条件,答应同越国讲和,许降撤兵。 伍子胥预言二十年后,吴国将被灭,退下去告诉别人说:“越国用十年的时间繁衍生息,积聚力量,用十年时间教育训练,二十年之后,吴国宫室废坏成为废墟了。” 后来果然如同伍子胥所料,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励精图治。 哀公十三年,当吴王夫差在黄池之会上与晋国争霸时,越王勾践攻入吴国都城,大败吴军。 哀公二十二年,越军攻入姑苏城,越国最终灭掉了吴国,夫差自缢。 我们从伍子胥的远见卓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兴越灭吴的故事中,认识了吴王夫差的刚愎自用。 生聚:繁殖人口,聚积力量; 教训:教育和训练。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用为成语,长期生产,蓄积人力、物力,教育人民,训练军队,以图国富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