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肝纤维化可逆转?干细胞疗法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研究

2023-02-15 15:39 作者:干细胞精研社  | 我要投稿



我国传统医学里面,能列入“五脏”的器官,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中医认为肝胆互为表里,肝脏(Liver)能藏血,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

现代医学对肝脏的解剖比较细致,成人的肝脏约1.4kg左右,分为左右两叶。就在这一小块脏器中,人类完成维生素和激素的代谢,如果肝脏严重受损,继而会引发维生素A缺乏,产生夜盲症或皮肤干燥综合征等。肝脏与消化也有微妙的联系,一昼夜间能分泌1L胆汁,可促进脂肪在小肠内的消化吸收[1]


所以,肝脏健康也是我们人类的首要健康。


令人遗憾的是,我国是肝病的高发国家,仅以肝癌为例,在世卫组织发布的《全球癌症报告》中就明确指出中国肝癌新增病例和死亡数均居于世界首位。在各种骇人听闻的肿瘤病症之中,肝癌在我国癌症发病率中位列第四,死亡率则居于第二,每年约37万人死于肝癌



非但如此,我国还是乙肝和丙肝大国


全球范围内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约3.5亿人,我国即达到9000万人,此外又有约4000万人感染丙肝病毒。这两种病毒可能引发肝硬化,进而诱发肝癌。纵览肝病的四个阶段——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终末期肝病(ESLD)或肝癌,其中肝硬化或肝纤维化患者的早期表现仅为乏力食欲减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很难引发病患的注意,因而往往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作为处于细胞系起源顶端的最原始细胞,干细胞超强的多项分化潜能使其得以为机体带来不竭动力,其实,干细胞技术很可能帮人类找到应对器官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治疗方案。


干细胞可根据需求分化为不同特定组织类型的细胞,为受损脏器源源不断补充兵员。想要通过肝移植治愈、却苦无供体的家庭,不妨通过干细胞治疗来修复受损肝组织。目前的研究已经表明,包括间充质干细胞(MSC)、肝脏干细胞(HpSC)、胚胎干细胞(ESC)、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和造血干细胞(HSC)等在内的多种干细胞均对改善肝损伤有所助益[2]


针对几种典型的肝损伤/病变,已有不少实验研究提供了可靠佐证,指明干细胞治疗能提供肝病治疗的全新思路。


例如,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内分泌科的高杰清团队开展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研究,为实验组小鼠给予尾静脉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结果表明小鼠的糖代谢明显改善,血清转氨酶和血脂水平都有明显降低[3]



又如,有实验团队采用间充质干细胞(MSC)联合水飞蓟素以治疗由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硬化动物模型,实验显示MSC通过抗纤维化、免疫调节和抗氧化活性等途径改善了肝功能,减少了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4]


此外,有关肝衰竭、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癌的实验也在加快立项研究,干细胞促进肝脏组织修复、肝细胞再生的影响机制还在进一步的研究讨论中。干细胞与肝脏疾病之间复杂的干预通道能通过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逐一得到辨析,未来医学界很可能形成一张联系不同干细胞疗法与肝脏疾病分型之间的谱系图。


干细胞带动了细胞分离、诱导培养、基因编辑、人工肝脏等相关领域的飞速进展,我们期待着终有一天肝病患者可以不再寄希望于稀少的肝脏供体,而将肝病进程的每一个疗程都托付给代表着强健和新生的干细胞。


参考文献

[1]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2%9D/16684302?fromtitle=%E8%82%9D%E8%84%8F&fromid=709770&fr=aladdin

[2]罗筱凡,罗业浩,吕挺,吴笛,李宏一,段雪琳.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硬化进展的调控机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4(08):65-69.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22.08.015.

[3]高杰清,薛婧,李冰,于松岩,母义明,沙可夫.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研究[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21,42(12):1298-1303.

[4]黄贵才,罗业浩,江慧容,李媛,毛德文,官志杰.干细胞对肝脏疾病的临床治疗前景与研究现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3,27(19):3091-3098.

扫码关注,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肝纤维化可逆转?干细胞疗法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研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