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医承载着着我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

2023-03-20 00:51 作者:bili_65374806453  | 我要投稿


1.《天纪》和《人纪》:天纪说的是天命,是人的一辈子。人纪说的是人体经络原理


2.《黄帝内经》:这本书综合性强,讲述了“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等


3.《伤寒论》:把内经、难经等巨著整理归纳,形成了一本可以直接用來治病的著作


建议学习顺序,建议:天纪-黄帝内经-伤寒(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把)


.


如果是零基础的朋友,应该怎么选呢?


.


零基础的朋友,建议从学习中医的概念和思维开始


1.《思考中医——对自然与生命的时间解读》,这本书推荐给初学者,可以当做一本中医启蒙书


2.《扶阳讲记》


中肯性。有人说为什么有的病中医攻克不了?因为,中医治疗归根到底针对的是失调,是内环境,对已经形成症结的疾病,几副中药又能有多大的力量呢?只能说中医不是万能的,医生的力量也是有限的。


实用性。能够站在大众实用的角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利用图文并茂,尤其是漫画的形式,为读者展开一幅关于中医药的画卷。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每篇又分若干节课,模拟老师讲话的口吻,为大家呈现出生动的中医。上篇是“中医并不神秘”,讲解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基本理论,中篇是“人为什么会生病”,讲解六淫、内生五邪、饮食失宜、舌象和脉象、辨证纲领等致病因素和认识疾病的方法;

读书应该有侧重点。把握住侧重点,不断朗读乃至背诵,再博览群书,是学习中医应注意的。

  中医,也称汉医,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列入其有着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

  中医出现于远古时代,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上建立,后各代均有汇总发展壮大。此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颇深,如日本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以中医为基本上发展壮大起来的。

  中医承载着着我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古时候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壮大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例如《药性赋》、《汤头歌》等,或是从《内经》、《难经》等经典医籍读起,这当然都不失为入门的方式。拥有认识和基本上后,可以看《雷公炮炙四大药性赋》,看完后可以朗读《药性歌括四百味》和《医学三字经》,再看诊断学的《脉诀》和《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最终内科的《伤寒论》。

下篇是“寻找治病的良方”,讲解中医治病原理,常用中药和方剂、艾灸等具体治疗方法。由此可以使人们对中医药有初步的了解,自己也能够用中医的视角去认识自己的身体,去了解自己的状态,能够随时观察自己身体变化,并作出预判,还可以尝试其中的方法,进而自我调理或者及早就医,消除身体的病痛。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医药费用,更重要的是避免了疾病发作之后的痛苦。


通俗性。因为通俗,所以受众人群广泛。文字流畅,通俗易懂,内容非常全面,听课笔记、插画、图示、案例,让中医通俗有趣。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生动的故事案例讲解中医,并有大量听课笔记贯穿其中,帮助理解。

那么自学者应该看些什么书?看什么书相对来说才是合适的??


学中医的人一般有三类,一类是祖传或跟师,一类是各大中医院校,一类是自学的。首先要讲一下自学中医和其它两类的不同之处。自学中医最大的劣势就是不像其他两类有师傅有老师教导,自学中医完全靠自己看书,自己领悟理解。


所以自学中医的人,要比其它两类困难的多,很多人甚至学了很久连中医入门都算不上,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不知道如何看书、看什么书。


现在,我为大家推荐一个自学书单吧。这些书单一定百分之百适合每一个自学中医的人,但是绝对适合大部分的自学中医者。


对于零基础刚刚学中医的人,我推荐这4本书:


第一本《零起点学中医:带你体验中医的12堂课》


第二本《医间道:十站旅行带你进入中医殿堂》


第三本《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或《四圣心源》




《零起点学中医:带你体验中医的12堂课》


这本书最大特点是,对于完全没有基础的人,它能让你对中医提起兴趣。这本书的入门知识点并非最系统的,但是它能让你对中医有一个大体的框架认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本难得的把枯燥的中医理论讲“活”了的书,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看完这本书对中医产生极大的兴趣。


《医间道:十站旅行带你进入中医殿堂》

接下来就可出现开始看《医间道:十站旅行带你进入中医殿堂》这本书了。当你看完了《零起点学中医:带你体验中医的12堂课》,对中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掌握了一些中医基础时,不要看杂书,建议马上进入阴阳一气圆运动的理论学习中,也就是马上去看《医间道:十站旅行带你进入中医殿堂》。有了中医基础后,马上建立一个初步的圆运动思维。圆运动思维将是你最后理解阴阳最重要的一个基础。

其中的养生笔记简单易学,操作性强,照着做就能学会中医养生。还增加了图示、插画,把重点理论形象化、生动化,妙趣横生,一看就明白,不仅能够帮助大家理解,还可以提升阅读乐趣。从“中医并不神秘”到“人为什么会生病”,再到“寻找治病的良方”,为中医理论与常用方药构建出了一条清晰的脉络,使读者尤其是没有多少中医基础的中医爱好者,通过这本书能够迅速打开认识中医、使用中医的属于自己的那扇门。

3.《上帝掷筛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4.《近代中西医的博弈——中医抗菌史》


建议零基础学中医的朋友,先了解中医的文化概念,才能深刻了解中医。要去理解,去精读,才能去感悟作者的初衷,如此才会有所得。


中医承载着着我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