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不太强,同时收获Harvard, Yale, Stanford, Berkeley的2019申请总结!

基本情况
(1)个人背景
学校&专业:清华大学环境工程(全球环境国际班)
GPA:3.57/4.0
TOEFL:108(R30, L27, S24, W27)
GRE:V155 Q165 W3.5
科研*3(含普渡大学暑研),实习*1
意大利交换一学期
(2)录取结果
Environmental Health: Harvard MS-EH, Yale MPH, Columbia MPH, UC Berkeley MPH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tanford CEE, Columbia ERE, Purdue ES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Duke MEM
(3)最终决定:Harvard MS-EH
01
方向确定
我大二就确定自己想去美国留学了,但是一直在纠结是读博还是读硕。一方面觉得读博会对自己科研能力有很大提升,而且将来就业上升空间也比较大;另一方面也因为现在还没有找到自己想要一直钻研下去的点,担心读5年会非常难熬,同时也觉得读博可能去不了排名比较靠前的学校。后来主要因为不能确定自己到底想往哪个具体方向读博,而且觉得自己可能更喜欢做解决现实问题的工作,最后决定先读硕士。
环境专业出国大致有三个方向:环境工程,环境管理,环境健康。我个人是对数据分析和建模比较感兴趣的,而且由于我的本科专业和兴趣更偏向环境管理类,所以虽然三个方向的学校我都申了,但是我是比较倾向于环境管理和环境健康的。而且在挑选项目的时候,我也很看重这个项目的课程有没有数据分析和管理类别,或者faculty有没有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总而言之,我对项目的跨学科性很看重(这也是最后选去Harvard最主要的原因)。
因为我想去跨学科性质比较中的项目,我也一直很注重自己多维能力的培养。我本科的培养方案实际上已经很多维了,除了环境专业课外,还有相当多经济、法律、外交的课程,这些其实很好地帮我拓宽了可申请的范围。除此之外,因为对数据分析感兴趣,我还上了C++的课程,并且自学了R,算是丰富了自己的硬件条件。
02
实习科研
我的硬件其实不太强。GPA不算高,而且因为专业人数太少,排名也不好看;GT刚刚过线;交换的学校影响力也不强。最后能有这个我还比较满意的申请结果,我觉得我的实习和科研是我最大最大的长处和亮点。在确定了感兴趣的方向之后,我的实习和科研都是按照方向去走的,简单来说就是定量分析+多维能力。我总共做了三项科研和一份实习,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大三暑期的海外科研了。
一开始因为拖延症,我大概三月底才开始申请暑研,当时已经不想申了。但是培训师一直鼓励我去试试,最后经过面试和笔试拿到了暑研offer,现在想来也是很幸运了。这次暑研的内容比我以往的科研和实习都要硬很多,但是对我能力的提高是最大的。Professor喜欢让每个人专注于一个独立小课题,不主张师兄师姐带着你做科研,所以我一到美国就收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课题,Professor让我自己想办法解决,但是有问题都可以问。一开始真的比较艰难,好不容易搞明白课题想干嘛,又要开始找方法,然后又要学各种新软件来实施。虽然真的觉得很难,但过后我整个科研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觉得这段经历也是我所有文书里面最出彩的经历。
所以在这里真的希望给以后的同学们一个建议:一定一定要重视实习和科研!首先,实习和科研能帮助你找到你喜欢的方向,尽早定方向,心里更有底。其次,实习科研是经历中非常干货的部分,是最能体现能力的地方,也是文书最最重要的素材。最后,往更实际地讲,实习和科研也是推荐信的重要来源,因为老板们对你足够了解,写出来的推荐信才足够有力。
03
时间安排
我的时间安排应该算是很标准了,就以供大家参考吧

编辑
04
最后
非常感谢世毕盟(GGU)的一路相助和相伴。选择GGU是申请路上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了吧从大二签约到现在,这两年来,GGU对我的帮助真的是太多了。在大四之前,GGU 就一直在根据我的兴趣方向来打造背景,因为对环境类足够熟悉,GGU的打造方向真的是非常精准。我一直觉得这一年多背景的打造是在为后面爆发而蓄力,也是我认为GGU对我帮助最大的地方。
同时,我一直觉得GGU的体系非常完善。像申请的专业课程、暑期科研的教授名单整理、CV与PS等文书的模板、各个项目的面试经验&模拟面试等等干货,都让我的申请准确符合对方要求。在整个申请季,我在GGU的mentor和培训师哥哥在申请季一直帮我打磨CV和PS,给我网申、面试提供一系列帮助。培训师哥哥基本上早8点到晚11点都会stand by回答我的问题,在我心情低落的时候还会一直打call,真的非常感谢你的陪伴和帮助!!!
最后谢谢一路上给我帮助的各位,希望大家都一切顺利,以后继续多多指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