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六大考研谣言!你也被骗了吗?

2023-08-09 10:37 作者:bili_70467698219  | 我要投稿

考研经验贴那么多,每个人给出的建议和指导也各不相同,但是在这之中也有一些不太适宜的说法,给很多考研er造成误解,指引一个错误的方向,今天就带大家一起,辨别考研路上的那些“谣言”!


0名校都歧视本科院校


从经验角度来谈,每年报考名校的学生中,大批都是来自非名牌高校,而最终被录取的,也大批属于"名不见经传"一类。这在每一个985学校都是适用的。


这对广大的双非甚至二本三本同学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消息,这种怀疑,终究是对自己本科出身的不自信。不过也不必过于担忧,考研的最终成绩排名还是按照分数来的,根据初试和复试的加权比重得出最后的总得分,再依据这个得分来排名,对绝大部分同学来说都是非常公平公正的


从理论角度而言,重点高校学生毕业之后的路途相对广阔,选择较多。因此并没有那么多的学子盯着好学校的研究生名额,除非真的想走科研道路。除去一部分保研生,剩下留给一般高校学子的名额还是有的


0复习启动很晚也考上了


此种言论屡见不鲜。考研不宜拉太长的战线,但也绝不是不费功夫便可一蹴而就的事情。除非你自己天生就是智力超群。


大抵这种言论猖獗的原因在于,存在一些写帖子或讲故事的人,往往将自己已有知识的积累历史与备考过程割裂开来,譬如:分明在前期有意无意阅读过专业内外的书籍,接触过专业内外的知识,有过各种经验和体会,却只在故事中讲述自己做过哪些与考研直接相关的活动来,避而不谈之前的积累。


这无异于大伙齐心推一棵树,而当最后一个人出来助力的时候,树突然倒了,于是乎功劳就被那一人领走一样,并没有参考价值。


0笔记资料越多越好


考研不仅拼才华,拼努力,还拼资源,拼经济基础。每天关注大小新闻动态,起码需要有报纸可翻看、有手机可查阅、有网络可登录,这一部分的信息搜集确实不可缺,但接收的信息过多,超过了一个合适的度,反作用就可能开始出现。


同样的,不论资讯、笔记还是其他考研辅导资料,宁可求精,也不求多。面对质量参差不齐的资料,若不懂分辨,难以取舍,便很可能使自己陷入繁杂的信息洪流中难以自拔。


0买回来所有复习书


有很多同学都会有一种习惯,看到学长学姐推荐的好书,买!上课老师说要用哪本书,买!自己偶然发现一本书不错,买!最后自习室桌面上堆起了一摞又一摞的学习参考书,数学四本、逻辑三本、写作三本,英语五本,结果每一本写一道题,哪本都没写完,哪一章都每学透。


其实,缺一本资料真的不会少一分,缺一本资料真的不会缺少全世界。市面上比较成型的参考书,基本上都包含了所有的知识点,我们只要抓住一本书好好学,就可以


0详细的时间表靠谱吗


考研是一件需要明确规划并严格执行的事。不过每个人对知识的敏感度、接受程度、吸引效率都不同,有的人早上看政治很高效,有的人则偏爱读英语;有的人1小时就可完成他人2小时完成的任务量,有的人在某一个知识点上卡壳好久;有的人半天难以拼凑出一句漂亮的话,有的人走在路上就可以挥洒出一篇文章。


如此种种,个人情况不同,复习的进度和方式自然不同正确的方式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复习进度方案和时间规划。而不是拿着网上给的、学姐学长写的详细时间表,盲目套用到自己身上,就可能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遭遇尴尬,以至于行动与计划越走越远,打消复习积极性。


0初试过了就是考上了


大家都说考研的初试非常重要,但复试也同样重要。自从采取了差额复试以后,同学们复试的时候十分有压力了,特别是近几年考研的考试白热化越来越严重。每年进入复试的学生越来越多,但比例不会变,导致最后成功录取的学生却很少。


所以说考研复试的竞争往往比初试更为激烈、残酷。考研复试从英语口语、听力、专业课和综合面试等多方面考察考生,难度不容小觑。要是初试过了而折在复试上,想必只会更懊恼。


最后,希望大家不信谣言,努力上岸!



更多考研信息可以关注公众号——树蕙考研

六大考研谣言!你也被骗了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