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没有黄河八分钟版崇应彪的分析
我觉得,有黄河八分钟,他是一个疯魔的可怜人,没有黄河八分钟,他是一个死于任务的好部下。 如果我是王的话,会很喜欢这种部下。 首先,他是秩序的遵守者、支持者和维护者。他把秩序放在友情和亲情之上。在姬发误杀殷启的时候,他第一个指出这是罪,大家都求情的时候,他犹豫了一会,最后一个跪下来求情。杀父亲的时候,他其实哭的很厉害,但是也是最先一个动手的。 其次,他并不是没脑子,他知道是姬发把殷郊藏起来了,其实他第二次找姬发的事的时候,我还挺能理解的,搜寻了一夜,完全没找到,任务完不成烦躁的要命,才回来找他的事。反过来这里也能说明他还是有点作为人类的良善之心的,如果他完全冷血,第一个就会把姬发抓起来审问。 第三,他把命令和任务看的重于一切,而且有不错的控场能力,纣王下令立即行刑的时候,姬发来劫法场,他带着人上去就把殷郊头砍了,这下劫法场的目的失败了,对方大概率会方寸大乱或者束手就擒。后来他喊出那句“大王已死,都听我北伯侯的”虽然听起来搞笑,但是有两个细节,一是手下看到纣王死了开始有点乱,喊完了马上不乱了,二是他砍完殷郊的头眼中还含着泪呢,立马就会做出这么果断的反应,说明他不仅并不是有勇无谋的莽夫,还能克服感情当机立断。我是纣王的话,复活过来会原谅他。 为啥会原谅他呢?这就不得不说第四点,他其实权力有限,而且没有退路了。虽然他是北伯侯,但其实在真正的北伯侯封地,他是弑父杀君的不孝子和叛臣,他还有个哥哥崇应鸾,现在大概率是他哥哥掌握实权,他真回去的话估计很快就会被哥哥杀死。而在王畿这里,有权的大臣多的是,更别说可能还有箕子之类的皇族血脉在,真轮不到听他的,这里更可以证明他那句话就是为了控场子。而且即使他真有取我代之的野心也无所谓,人性自有贪婪的一面,真正强大的君王,会做到让下面的人互相制衡,有反心的也只能乖乖效命。(这可能是我混秦圈久了,法家学说看多了的下意识想法) 这个版本的他,总体来说情绪更稳定,行事更稳重,没有作出大王死了,城内乱成一团需要维持秩序,他这个军官丢下一座城死活非要去追姬发的情况。 唯一可惜的是拉人挡箭的情节,拉人比起趴下速度慢而且不一定挡得住,后续还确实没挡住被射杀了,有点降智,强行死亡的感觉,不如变成没有拉人但是没躲开被射死,或者在城门那里被姜文焕射死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