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电子封条建设指导意见书
政策内容
煤矿“电子封条”建设对象为全国所有在册煤矿,既包括生产建设煤矿,也包括停产停建、正在实施关闭等各类型的煤矿。“电子封条”矿端安装位置为煤矿主副井口、风井口、车辆出入口和调度室等关键地点。
“电子封条”相关的具体政策文件包括:
(1)国家矿山安监局综合司关于开展“电子封条”试点工作的通知。
(2)矿山“电子封条”工作方案(含煤矿“电子封条”建设技术指导书)。
(3)矿山“电子封条”智能监管平台接入细则。
(4)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综合司关于全面开展煤矿“电子封条”推广建设的通知(建设标准以此为准)。


矿山
“电子封条”系统设计原则,应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并综合考虑维护及操作因素,并将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主要原则如下:
安全性:必须符合矿井安全要求,所有井下产品均通过MA认证。在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指标的基础上,全面提升系统的性能。
技术先进性:煤矿电子封条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应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系统的安装调试、软件编程和操作使用应简便易行,容易掌握。
经济实用性:充分考虑煤矿电子封条系统实际需要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根据煤矿电子封条系统的现场环境、设计选用功能适合现场情况、符合煤矿电子封条系统要求的系统配置方案, 通过严密、有机的组合,实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以便节约工程投资,同时保证系统功能实施的需求,经济实用。
可靠性:本系统基于可靠的网络通信技术,能确保系统级别的高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7×24小时、全年365天的全天候长期稳定运行。
稳定性:煤矿电子封条系统的设计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系统具有一整套完整的系统管理策略,可以保证系统的运行安全。
方便升级:模块化设计,界面必须清晰,无论硬件还是软件,各个分层间结构清楚,完全标准化,便于升级和扩容。
扩展性:满足信息化要求,可与各种应用软件接口传递数据。
迭代性:识别算法可以进行升级和扩展。
兼容性:煤矿电子封条系统与现有矿井视频系统及本要求中的摄像仪具备大平台兼容、同步显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