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园记事——流言

不知什么时候起,身边的同学会在课间时间,小声地说,音乐老师是狐狸精。同龄的小孩,认知是有差距的,这可能来源于他们从大人口中听到的信息。
狐狸精,可以指怪谈中狐狸这种动物变化成的妖精,也可以指人类现实社会中喜欢勾引有家室的男性或者女性的人。
年幼的我,只知前者。于是我有时候会偷偷观察音乐老师,看她的五官是否有狐狸这种动物的面貌特征。
音乐老师是位爱穿裙子的女性,身材应该是有曲线的(小孩子的关注点果然不在身材上,记忆已较模糊)。年龄不高于30岁,爱化妆——这一点区别于小镇生活中常见的中年女性,小时候见到的长辈都忙于生活琐事,无心拾掇自己。她的眼睛确实是细长的,这一点让我相信了同学的说辞。
这种认知也对小孩的情感有了影响——我对音乐老师没有亲近的意愿,因为她和我们不一样。在当时的我看来,她不令我害怕,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她在幼儿园里做出任何不好的事情。但她被其他人称为“狐狸精”,是不正常的,不属于普通老师中的一员。
而实际上,这位老师是否真的有对其他人做出类似后者定义的事情呢?我们不知道。
当今这个时代,儿童能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大部分信息,低龄儿童都是从父母或者老师那里获取的。言传身教,真的在起作用呢。
而流言的伤害程度,也许只有亲历者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