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 |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索尼50mm/40mm/24mm三支G头体验
索尼发布FE 50mm F2.5 G (型号名:SEL50F25G)、FE 40mm F2.5 G (型号名:SEL40F25G)和FE 24mm F2.8 G (型号名:SEL24F28G)有点意外,说实话这三支镜头的发布完全是我意料之外的,因为索尼最近发布的都是G大师经典的定焦,比如SEL35F14GM以及SEL50F12GM这样的产品,突然来了这三支光圈不算大,定位又是G镜头的产品,的确有点突然。不过考虑到其全新的外观设计,小巧紧凑的体积,统一4699元的售价,瞬间释然,这不就是全新一代的挂机性价比镜头么。


前一段时间我对这三支镜头进行过详细体验,对索尼这三支全新的G头也有了一些全新的认识,所以这篇文章还是和以往一样,结合样片来谈谈我自己使用这三支镜头的一些个人感受和体会,毕竟4699元的单个身价说贵吧,也不是很贵,说便宜吧,貌似也不是很便宜。三个加起来和此前我用的SEL50F12GM相当了。

索尼这三支G镜头在外观设计的和以往的G镜头有很大的区别,不过当仔细揣摩这三支镜头的外观时,你就会发现,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的味道呢,没错,因为这几支镜头和适马“i”系列的那四支镜头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其实关于外观也没什么太多好说的,而且外观介绍也不是我这个系列文章的重点,所以一笔带过,大家只需要知道这三支镜头拥有相同的外观设计、相同的体积和相似的重量、相同的滤镜口径、相同的机身功能开关(AF/MF、对焦锁止、CLICK拨杆)、相同的光圈环设计、相同的“G”标识就行了。

索尼在没有发布G大师镜头之前,G头代表着索尼最高的水准,发布G大师镜头之后,G头的素质次之,索尼也一直在强调G大师的光学素质更好,虚化更柔美等,但这只是营销的一种方式而已,不过这样营销的结果就是导致很多人认为G头不好,貌似在国内用户心中,很多人的评判标准只有好和不好,但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在我看来,G镜头同样也有着不错的综合素质表现。



索尼发布FE 50mm F2.5 G 、FE 40mm F2.5 G、FE 24mm F2.8 G作为同时发布的镜头,光学素质其实差不太多,这三支镜头光圈全开的情况下中心都有着非常高的锐度和对比度表现,再加上这三支镜头的光圈本身又不大,所以光圈全开应该是很多人的日常使用,特别是对于FE 40mm F2.5 G以及FE 50mm F2.5 G这两支镜头来说,FE 24mm F2.8 G可能用到小光圈的概率要比光圈全开的时候更多一些吧!
接下来我还打算单独说说这几支镜头的的一个感受,还是先从索尼FE 24mm F2.8 G开始吧!这支镜头的视角是索尼此次发布的三支G头中视野最广的一支,而这三支饼干镜头,我个人最喜欢的也是这支镜头。


索尼FE 24mm F2.8 G的畸变控制能力还是不错,没有那种夸张的桶形畸变,轻微的畸变后期也非常容易校正,所以在拍摄书店这样场景的照片时,借助于机身的水平显示,可以做到抬手就拍,反正我觉得还是非常方便的,以现在索尼机身的对焦速度来说,说对焦有压力真的就有点违心了。


对于FE 24mm F2.8 G来说,24mm的视野是这支镜头最抢眼的亮点,当然综合素质这块也还是相当不错的,我只说24mm的视野还是相当舒服的,它不像超广那样能给营造出夸张的视野效果,但是也基本够用,说白了就是你想要拍摄的广角题材照片基本都能胜任。

然后我再来说说FE 40mm F2.5 G这支镜头,理论上来说,这支镜头才是最接近标头的焦段,它以近乎人眼的透视关系,贯彻所见即所得的摄影理念,能够胜任静物、街拍,人像等多种题材的拍摄,搭配f/2.5最大光圈虽然不大,但好在各方面表现均衡甚至优秀。


其实很多人分不清40mm和50mm到底在拍摄题材上有啥区别,我的观点是为啥一定要区分呢,40mm能拍的50mm也能拍,50mm能拍的40mm也能拍,二者在拍摄题材上其实高度的重合,f/2.5的光圈值也不大(为什么我一直在强调这几支镜头的光圈值不大,因为真的不大😝),再加上中焦焦段的物理属性,在街拍人文等题材的拍摄上还是有很大优势的。


其实这三支镜头抗鬼影眩光表现高度的相似,这里我以FE 40mm F2.5 G拍摄的照片为例吧!有没有鬼影的现象,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比较轻微,有没有眩光的现象,答案也是肯定的,虽然索尼官方并没有提及三支镜头的镀膜,但是我实际拍摄下来的感觉,和G大师镜头的表现都有的一拼(怎么感觉有点吹的意思呢😂)。


最后我再来说说FE 50mm F2.5 G,这支镜头看似和FE 40mm F2.5 G仅仅只有10mm的焦距差距,但实则不然,因为在特殊镜片的搭配上并不一样,而且对于用户而言,可能接触最多的定焦还是50mm焦段。


如果说40mm的视野还是有很多人不太能接受,毕竟广了那么一丢丢,那么回归到50mm,这应该是大多数人最能接触到一个定焦焦段了吧!说实话我此前也用过适马40、宾得43、适马45等镜头,对于这种轻微的视野差是完全不放在心上的,拿到手也是抬手就拍了。


其实用这支镜头,和索尼FE 40mm F2.5 G的感受差不多,这里我不去搬什么参数,没啥意义,因为从实际拍摄体验来看,二者的感觉就是一样的,无论是对焦速度,成像质量,还是色散、暗角等,从照片来看,在相同场景下就是视角的区别,但是从参数来看,二者其实又有不小的差距,不过无所谓了,镜头是拿来拍的,又不是来看参数的。


索尼这三支G头的综合素质还是相当不错的,并且综合实力相当,这里我不去管它们的镜片组到底是几片几组、光圈叶片到底是不是圆形的形状、也不去管它们的镀膜到底采用什么镀膜等等,纸面上的数据在网上一查一大堆,就实际使用而言,可能想要购买这几支镜头的用户最关心的是画质怎么样、虚化够不够、对焦速度快不快、携带是不是方面等,这里我可以很认真负责的说,这几支镜头对得起4699元的价格,抬手就拍完全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