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水老虎——一号坦克F型
1939年夏天德军入侵波兰,虽然迅速瓦解波兰军队的有效抵抗,但是实际上德军坦克的轻装甲禁不起反坦克炮的射击。
又因为要为后面的法国战役做准备,要知道一开始德军部队可是要直接面对马其诺防线的,那么就有了一款能带领其他坦克,形成纵深的拳头,而且防御力要好。
在此同时,兵器局正计划开发另一款新的一号和二号坦克,主要诉求即为重装甲。新的一号坦克款式设定重量18吨,代号VK1801,要求配备重装甲以配合步兵攻击﹔主武装与一号坦克同为两艇机枪,维持两名乘员。戴姆勒.奔驰应令开发VK18.01(或PzKpfWInAverstarkt)。它采用交错负重轮和极宽的履带,出入口设在车体两侧。虽然只有2挺机枪,但炮塔曲面防盾和车体前部装甲厚达80毫米,当时盟国方面还没有能击穿如此厚度的反坦克炮。

多面图
基本数据:
名称:一号坦克F型
研发厂商:Krauss-Maffei 、MAN和Daimler-Benz
诞生时间:1939年
底盘类型:履带式
轮胎负重轮数量:五对
性能数据:
车重:21吨
车长:4.38米
车宽:2.64米
车高:2.05米
发动机:迈巴赫HL45P
传动:4个前进挡,2个后退挡
最大速度:25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150公里
无线电:FuG5
武器:MG34型7.92毫米机枪2挺
旋转角度:360°
俯仰角度:-10°~+20°
瞄具:TZF8
乘员:2人
因为重量大,使用5对交错式负重轮,配扭杆悬挂。装甲是焊接的,厚度全向达到80毫米。动力是迈巴赫HL45P6缸水冷发动机,3800转/分时输出150马力,功重比达7.1马力/吨。最大公路速度为25公里/时,最大越野速度18公里/时;最大公路行程150公里,最大越野行程110公里。该车只生产了少量,与2号坦克J型一同参加了库尔斯克战役。目前,有一辆1号坦克F型被塞尔维亚的贝尔格莱德军事博物馆收藏。

收藏的一号F型
结构特点:
翼子板在原型车是平直的配置,但在生产型则略呈桥型;原型车的驱动轮为13齿,生产车则为16齿;生产车使用不同的履带,每片的长度从16公分缩短到13公分,每侧的履带增加到65片;侧方出入口的尺寸较原型车稍小。

成编制的一号F型
原先设计为攻略法国马奇诺防线时,作为正面的吸引炮火角色而制作,1942 年 12 月,有 30 辆 F 型战车制造完成。其中,8 辆配备至第一装甲师,服役于东线战场上。但是最后生产速度来不及战场所需而战争已经结束,因此被转用至东线战场。一号坦克F型由于数量少且服役的部队不多,亦不像其他1943-44年的德军坦克,一号F型从未使用防磁涂料。可见当时的军方对它也不是很上心了。
1943 年中期,少量的 C 型和 F 型被配属在第 1 和第 2 装甲师参加了东线作战,之后便在南斯拉夫境内服役到 1944 年已经全部战毁
觉得德国军工企业的想象力蛮丰富的,不吹不黑,能把自家轻型小坦克设计成正面80mm 侧面50mm ,足见想象力之大。
附:此文章大部分内容来自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