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

唐诗寒武纪2
1
鲍照,在陶渊明的田园纪元、谢灵运的山水纪元之后,他将开启南朝诗歌的下一个纪元——“摇滚纪元”。
2
这种底层的出身经历,让他的诗也成了同时代诗人里最好辨认的,那就是不那么讲究矜持、典雅,而是更奔放、激烈,嗓门很大,有一种愤青气质,并且很偏爱热情洋溢的的七言诗。
3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拟行路难》其四
4
鲍照生前曾经写下过一首咏梅花的诗,感叹梅花的坚韧。这首诗在他的作品里显得很特别,不那么硬派,而像是一首抒情摇滚,爽直之中又多了几分细腻的共情: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
徒有霜华无霜质。
——《梅花落·中庭多杂树》
他自己便是一株寒梅,只不过被错当成了杂树而已。
5
何逊:
林密户稍阴,草滋阶欲暗。
风光蕊上轻,日色花中乱。
这是《酬范记室云》中的几句。
这一首美丽的诗,不但在文字上是美丽的,在声律上也是整齐和谐的,已经非常像后来唐朝的成熟的五言律诗了。
6
还有阴铿《渡青草湖》: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
同样只引了几句,以便使读者感受一下这种明快秀丽的山水诗。它直接启发了后来的杜甫。比如杜甫的这四句:
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7
陶渊明“东篱纪元”的宝贵遗产,会被后来唐代的王绩、孟浩然、王维、杜甫等人继承。
约三百年后,襄阳会诞生出一个伟大的孟浩然,悟到陶渊明的真谛。他将写出完全符合东篱精神的超凡作品“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作为对陶渊明的致意。
8
谢灵运“春草纪元”的余泽,则会深深影响稍晚的后起之秀谢朓,以及唐代的孟浩然、李白、王维等大匠,催生出无数美丽氤氲的山水诗。李白将把谢灵运作为人生导师,当自己仕运不济的时候,他就会想到谢灵运,甚至去到谢灵运的旧游之地,探访他的遗迹,向这位前辈顽主寻找力量。
9
那种繁华渐落的景象,家族那如梦如幻的历史,还有那种深深的消极感和无奈感,都层层叠叠压在心头,让他居然无法下笔,终致悄悄地去、悄悄地回。随着谢朓的这一转身,乌衣巷终于是落在了历史的背影里了。在它淡出时代舞台的时刻,难免不令人想到两句后人的诗: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10
什么叫作“六朝”?如果从历史的角度回答,六朝就是东吴、东晋,再加上后来的宋、齐、梁、陈,也就是中国南方连续出现的六个以建康为首都的王朝。
但如果从文学的角度回答,六朝就是陶渊明,就是谢灵运、颜延之,就是鲍照、谢朓、阴铿,就是明月照积雪、池塘生春草,就是春芳止歇、繁华为烬,就是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11
只要一句话,你就能明白六朝之于唐朝是什么感觉了,那就是:唐朝的人看六朝,就有点像今天的人看民国。大师和混蛋辈出,风流和动荡并存,不近又不远,非古又非今,说近则物是人非,说远则又血肉相连,可叹可惋可恨,难说难描难画,就是这种感觉。
12
至于那重归寂静的乌衣巷,谢朓欠了这里一首诗。直到若干年后,唐朝诗人刘禹锡写到这里,才用一首《乌衣巷》替他偿还了这一笔数百年前的欠账: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