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为什么满仓B站(2)—— 企业文化

2020-12-31 14:50 作者:苦瓜香菜盖浇饭  | 我要投稿

数据真实

在投资B站前,我几乎是不碰中概股的,尤其是互联网行业的。因为造假的太多了。当听到陈睿在B站11周年说出 “B站坚持数据真实”这句话时,我对着屏幕鼓掌。 “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应该知道,在中国坚持数据真实,有多难。” B站坚持了11年。因为这四个字,B站放弃了多少商业价值?


直到今天,中国有几家互联网公司敢说出这四个字?

很多人不看好B站的理由之一就是,B站的数据和优爱腾、抖快西差太远。MAU(月活人数)、DAU(日活人数)、播放量、粉丝数都不及对手。市值一定是虚高。我每次看到就想问他们一句,如果那些公司的数据是假的呢?你有没有质疑过他们数据的真实性?

我的日常工作就是数据分析,所以深刻理解如果原始数据是错的,任何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都是错的。

我一直很惊讶一些中国互联网企业的MAU和DAU。中国人口14亿,2020年3月统计的网民数量是9亿,然后微博MAU 5亿、爱奇艺MAU 6亿,快手MAU 7亿。最牛逼的是抖音,宣称DAU超过6亿。也就是说,9亿网民里,有2/3每天都刷抖音。这些公司公布的数据到底有多大水分?因为抖音没上市没官方数据,我就拿马上要上市的快手的招股说明书为例。

快手招股说明书

快手招股说明书里,DAU和MAU的数据是APP和小程序加在一起;创作者是上传视频的用户 + 直播的用户。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问题 —— 重复用户。用小程序的人,大概率也用App。假如4亿人用App,其中的2亿人一个月开了次小程序,根据快手,MAU就是6亿。内容创作者也是同样的问题。按照快手给的26%的月活用户是创作者,那么每个月有2亿人在快手上传视频或者直播。这个数字我是不相信的。MAU和DAU可以说是互联网行业里最基础、最直观的数字。一个公司在招股说明书里对这俩数据都藏猫腻,让我怎么敢完全相信财务报表里的数字?

然后我查了爱奇艺、微博、虎牙的年报,发现MAU\DAU不去重是中国视频行业的潜规则

爱奇艺MAU的统计方法

爱奇艺MAU统计的是设备。如果你在手机,平板,PC,和电视上都有登陆爱奇艺,那么你算4个人。而且和微博一样,爱奇艺直接表明数据来自“未被独立查证的公司内部数据”。这是给数据造假留后路吗?

微博MAU的统计方法

微博的MAU不去重,一个账号算一个用户。你用一部手机注册10个号,你就算10个人。

虎牙MAU的统计方法

虎牙的MAU也不去重。如果你在一个月内打开过网页版,手机版,和YY,那你算3个人。而且明说MAU可能不反映真实月活用户。

那么统计真实的、去重后的用户数真的很难吗?看看B站是怎么做的。

B站MAU统计方法

B站年报里对MAU统计方法有非常详细的论述。首先B站只有移动端App和PC网页端,没有什么火山版、极速版、特价版。移动端APP(手机和平板)和PC端 MAU去重,同时用移动端和PC端的用户只会被计入移动端的MAU,而且不计入微信小程序的用户。游戏用户MAU也去重,但是会加入哔哩哔哩漫画和猫耳APP的月活。

B站付费用户统计方法

同样的,除了猫耳App,B站对付费用户的数量是全平台、全服务去重。也就是说,除了猫耳App,就算你分别在B站的移动端、PC端、电视端、微信小程序购买过不同的服务(游戏、会员费、打赏、购物等等),B站只把你统计为一个付费用户。

虽然由于去重难度大,B站没有把哔哩哔哩漫画和猫耳MAU去重,但是B站会在财报中会标明这两个App贡献了多少MAU。

所以现在再有人拿爱奇艺这些公司的ARPU(每用户平均营收)或者AMPU(每用户平均市值)说B站高估时,我直接忽略。

除了财报,能表现B站坚持数据真实的地方藏在很多细节中

说几个我观察到的。短视频打开APP就直接播放视频,B站不会;短视频在一条视频完播后,会重复播放或者自动播放下一个视频,B站(默认选项)不会;B站视频只有在观看一段时间后才会被计入播放量;循环播放视频,一天只会计入一次播放量(有说3次,但一定是有时间间隔限制的);B站同一个账号,登录不同的设备观看,播放量只计入一次;给影视作品评分,需要绑定手机并且需要4级以上;给OGV(机构制作的视频,电影、番剧等)评5星(最高分)需要花费硬币(B站的虚拟货币,每天只发一个);对活动投票的限制也非常多;B站还经常清理违规的广告账号、营销账号和诈骗账号。


给5星好评,需要硬币。
评分必须要达到4级号,并且绑定手机。

绑定国外手机号的用户不能参与一些投票。


最近创始人徐逸点名营销号瞎扯淡。违规会有3次警告的机会,之后永久封号。

B站坚持数据真实的结果就是,相比竞争对手,B站的数据太“不好看”了。不仅播放量低很多,粉丝数更是低一个数量级。抖快到处都是上千万粉丝的号,微博千万粉丝的大V根本数不过来,还有3个上亿的(谢娜、杨幂、Angelababy)对比B站,10万粉就能拿到CEO陈睿签名的牌子,百万粉丝是多少Up主遥不可及的梦,目前只有4个账号拥有1000万以上粉丝,其中还有两个B站官方号(哔哩哔哩漫画、哔哩哔哩大会员、老番茄、罗翔说刑法)。


腾讯财报中多次提到腾讯视频的《斗罗大陆》。240多亿播放,即使所有人都看完135集,也需要1.8亿人。就算每个人每集全看两遍,也要将近1亿人。你信吗?

王刚在西瓜视频的粉丝数是B站的一倍多,发布时间更早,但播放数不及B站一半。
西瓜视频的弹幕的数量和质量和B站没办法比

B站坚持数据真实最终反映在商业价值上。目前B站一个头部Up主一个定制广告的价格大概是粉丝数量除以10,一些分区,比如美妆区和数码区可以更高,甚至可以达到粉丝数除以5。老蒋巨靠谱,一个有65万粉丝的B站财经区Up主,他说他一年靠直播、广告、充电等可以有35-40万的收入。虽然B站不同区变现能力差异巨大,但是总体上来说,B站每个Up主和粉丝的商业价值是远远高于行业对手的。

火烧云数据的创始人丁杰曾表明,“目前B站上100万粉丝的账号,可能会比抖音1000万粉丝的账号变现能力强,而且强的不是一个台阶。”前段时间,知乎公开招聘视频创作者,招募对象的要求是B站粉丝1000,抖音快手粉丝10万,相差 100倍。微博根本不在招募对象内。因为微博数据太假了。去年有创业者买了时尚大V张雨晗的一条微博。视频流量达到350万,几百条评论,几千个赞,上百次转发,最后企业发现给电商部分的转化率为0,也就是没一个人买产品。除了微博,现在各种直播主播月入千万,直播带货天天上亿,背后都是MCN(网红运营机构)和平台左手倒右手的游戏。这样鼓励数据造假平台的数据,有比较的价值吗?

知乎招募视频创作者的条件,可以侧面反映出B站数据的真实

B站的数据真实甚至可以反映在普通用户的账号价格。我曾去看过B站的账号在淘宝上的售价(已被下架)。先说一些背景。B站等级从0到6。在不成为up主、不充电(打赏)的情况下,账号达到5级最快需要一年多,一般需要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达到6级,差不多需要4年。B站一个不带粉丝的普通5级号,在淘宝售价是300-2000元;带一些粉丝的6级号,基本5000+。对比给微博账号买100万粉丝,最低只需要4000元。

你可以在一段时间欺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骗某些人,但你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瑞幸咖啡退市了,爱奇艺、YY、跟谁学被浑水做空,快手带货、小红书数据造假被官媒点名。我不知道下一个因为数据造假被惩罚的会是哪家公司,但我知道一定不是B站。

 

用户第一。

很多企业都喊过用户第一。但真实有几个做到了呢?

当各个互联网公司都在绞尽脑汁吸引流量时,B站却设置了中国互联网产品中最高的准入门槛去限制流量。B站用户必须通过考试才能成为正式会员。没通过考试的非正式会员不能发弹幕、不能评论、连动态也不能发。前些年这个考试的难度可以用变态形容。非二次元的人很难通过,甚至因此出现了代考。虽然现在考试的难度大降,但是这个准入门槛还是让B站在流量和互动数据上都做出了牺牲,为的就是维护社区氛围和用户体验。

B站账号2级前不能发评论;4级前不能给影视评分。

不同于抖快之类的流量平台,B站首页推荐的视频,往往不是播放数很高的。B站的视频推荐机制基于质量,而B站对视频质量的判定来自于用户的反馈数据。陈睿说,“我们相信好的社区能够分辨善恶美丑,用户能够通过互动数据,让优质的up主和内容浮现出来。”这也是B站坚持数据真实的一个理由。因为只有用户的数据真实,才能推送出真正高质量的内容。

B站的推荐算法曾经泄露过一次:

视频的得分 = 硬币 *0.4+ 收藏 *0.3+ 弹幕 *0.4+ 评论 *0.4+ 播放 *0.25+ 点赞 *0.4+ 分享 *0.6最新视频(一天内发布) 提权【总值 * 1.5】

B站的推荐算法,注意只有完整、正常的播放才被计入。

虽然B站声明这是历史版本,但从中可以看出B站给播放量了最低的权重。这是B站作为内容平台区别与流量平台的一个重要特征。解释一下B站的硬币。硬币是B站的虚拟货币,用钱也买不到。非up主用户,每天只能获得一个硬币,所以这对筛选出质量好的视频非常重要。因为你可以给无数视频点赞,分享,收藏,但一天只能给1个视频投币,甚至更少,因为原创视频可以投两个币。所以才会经常看到up在视频里求一键三连(点赞、收藏、投币),而弹幕里一定会飘过“下次一定”。

为了保证被“投币”的视频是高质量,B站非常严格。

微博为了流量,会给明星、网红非常多的引流。相反B站为了用户体验,几乎不怎么给他们引流。虽然有时候他们入驻当天会上首页,但很多时候仅此而已。所以大多数入驻B站的网红的粉丝数都不高。李佳琦在B站只有150万粉丝,薇娅粉丝5万,就连B站自己花了5000万挖的斗鱼一姐冯提莫粉丝也不过200多万。他们视频的播放量甚至不如B站的腰部up主。B站用户对流量明星不感兴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们发的视频和其他up主一样,全靠用户的反馈数据决定能不能推送。这也是B站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公平。

网红这么有钱,可不可以买流量呢?可以,但是B站不会在首页推广,而是有专门的推广区。

网页版只有四个推广位置,而且很明显的标注出是推广。

陈睿曾经说过,“我突然觉得我的成就不在于我做的产品有很多用户在用,而是有人愿意为我的产品鼓掌,即使我做的产品只有一个用户为我鼓掌,我也觉得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在视频行业,B站毫无疑问是最良心、用户体验最好的。优爱腾,如果不买会员,视频开头90秒广告;买了会员,中间还有会员专属广告,暂停还有贴片广告。非会员经常只能看低帧720P分辨率。在B站,不用花一分钱,可以以1080P的清晰度看B站90%的视频。除此之外,B站也是国内首家支持 4K高分辨率+HDR真彩画质+120高帧率的视频平台。2020-2021跨年晚会,B站为了提升用户体验,直接采用4K +杜比全景声。

除此之外,B站上新的影视作品,比如 《风犬少年的天空》,在刚上的一段时间完全可以白嫖,只是剧集更新比大会员慢两周。B站每年还会有各种活动,给高等级的会员各种福利,比如免费几个月的大会员。

B站为了提升用户体验还做了很多功能。比如,我很长时间不理解“镜像画面”功能是干嘛用的。后来深入研究了宅舞区才发现这个功能是为了方便舞蹈区用户能够同步学习舞蹈动作。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播放震动、画面尺寸、丰富的弹幕设置,播放器编辑。

为了搞懂这个“镜像画面”,我在B站宅舞区研究了好久


B站App上的编辑播放器,可以添加和删除各种功能。

B站坚持用户第一最明显的体现还是在广告上的克制。B站虽然今年开始在一些OGV(机构制作的视频,电影、电视剧等)中片头加入10-20秒的视频广告,但是在占比90%的PUGV和UGV(用户制作的视频)中,依然没有任何官方广告。

在广告中,贴片广告是视频行业最普遍、也是最赚钱的变现方式。但是到目前为止,B站的所有视频中有任何贴片广告。如果B站放开贴片广告,收入可以直接翻好几倍。除此之外,B站对up主在视频中夹带广告也很严格。如果视频中带有任何商业推广,up主必须在视频上传时报备相应的视频商业类型、合作品牌、广告主信息等。如果没有报备或报备错误,就会被限流。

移动端会在视频页面的下方(不是视频里),加入up主推荐的广告。PC端还没有。


Up主的视频如果含有广告却没有报备,就会被限流。

2019年B站计划跨年晚会的时候,李旎表示,不需要让所有人喜欢,但一定要让B站的年轻人喜欢。B站跨年晚会的总导演宫鹏说,每年他们“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学习。B站的同学先给我们上一堂课,告诉我们啥是好的,啥是不好的。” 这种尊重用户、聆听用户的态度,是追求流量的平台做不到的。

平台把用户当流量,用户也不会对平台有任何感情。爱奇艺会员涨价,很多人就直接表示看盗版,但会继续充B站大会员。如果让用户给中国互联网企业口碑排名,B站稳稳的前三。不管是从流量还是变现,B站在行业里都没有赢,但是它却赢了中国互联网企业最稀缺的东西——人心。

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各个学校的毕业典礼都不举行或者改为线上。于是B站邀请了一大堆用户喜欢的歌手,为这届毕业生举办了一场毕业歌会。当“此生无悔入B站”,“爱死小破站了”、“bilibili干杯 - ( ゜- ゜)つロ” 这些弹幕飞过时,我再次意识B站对用户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平台,更是他们精神世界的家。

中国的用户是最可爱的,因为中国有太少的企业把用户当成一个平等的人来看。你只要把他当成一个平等的人对待,他对你是很维护的。只要用户站在B站这边,B站一定战无不胜 这是陈睿的信仰,也是我的信仰

陈睿多次强调B站是来自用户的公司
B站11周年生日,直接被用户祝福的弹幕淹没。


社会责任

B站是中国最年轻的平台。用户平均年龄21岁,而且最近一个季度新增用户的平均年龄依然是21岁。作为中国年轻人的聚集地和影响着上亿人的媒体平台,B站自然背负宣传主流价值观的责任。

B站很“红”。《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夺冠》、《八佰》等B站的很多内容中都散发着爱国情怀, “致敬”、“泪目”经常会刷满整个屏幕。


B站电影《八佰》里,中国军人跳楼引爆自己时的弹幕。

B站对政治的敏感度也非常高。马保国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后,B站当天就发出声明,搜索结果只有人民日报批评的视频。对比微博至今依然能搜索到相关视频。

B站的党建工作做的也很好

被点名后,B站搜索马保国的结果。

全球主要媒体社交平台被西方把控,中国非官方的平台,也少有积极宣传主流价值观的。疫情前期大量的“公知”和“精美”造谣抹黑中国。在如今的国际大环境下,尤其是香港爆发的事件,更让政府意识到媒体对引导年轻人的重要性。但是中国的官方媒体平台,一直没找到和年轻人沟通的方式。直到他们发现B站。

2018年,B站开始和共青团共同举办每年一届的中国华服日;2019年12月央视新闻入驻B站; 之后B站联合新华网举办了那场封神的跨年晚会,被《人民日报》和共青团中央高度评价;疫情爆发后,央媒转发了许多B站Up制作的封城和科普的视频;五四青年节,B站的广告《后浪》被《人民日报》破天荒的转发了7次;共青团中央在B站有700多万粉丝,各个地方共青团也相继入驻B站;2020年B站和央视频共同举办跨年晚会。

B站可以说是目前中国最得到官方认可的视频平台,而且是史无前例的认可。中国的崛起和这次疫情的出色处理,更让B站越来越多的扮演了爱国主义教育平台的角色。这也是我觉得B站很稳的另外一个原因。

B站得到官方媒体的认可


B站嫦娥5号的直播,爱国教育的现场。

B站的App把“抗击肺炎”和“小康”的专题放在一级菜单

还记得在上篇中提到过B站COO李旎是个热爱公益的人吗?每年她都会在周年庆上介绍B站的公益事业。今年B站在云南大理建了哔哩哔哩美丽小学,在贵州遵义的哔哩哔哩梦想小学也在建。B站这点钱和大企业的上亿捐款不算什么,但是在公益方面,钱不是最重要的,人才是。仅2019年,就有850名用户在B站报名,成为乡村教师。哔哩哔哩还推出了梦想视频课程,用视频降低乡村教师授课门槛,会逐渐推广覆盖3800多所学校。

哔哩哔哩美丽小学
COO李旎表示B站会一直关注教育


B站上的Z世代(95、00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没有兄弟姐妹交流,现在中国的一些学校和父母对青春期、性、恋爱、婚姻等依然教育不足。但是B站上有很多相关的视频能够帮助他们。B站财经区是另外一个对年轻人很有帮助的分区。P2P和蛋壳公寓暴雷前,B站财经区就开始科普长租公寓和投资陷阱,让年轻人警惕这些风险。除此之外,B站对年轻人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也有积极的引导。在抖快和小红书通过各种炫耀、“种草”的内容来诱导用户消费时,B站上流行的反而是反消费主义、提倡合理消费的文化。

引诱过度消费的广告在B站引起讨论和反感

心理疾病在当代中国年轻人中越来越普遍,包括很多B站的用户。2018年开始,B站开始对心情低落、有自我伤害意图的用户进行自杀干预。随着用户数量的日益增多,B站于2019年6月成立客服中心“能量加油站”,专门接入用户倾诉并进行情绪疏导。B站客服平均每月进行1400例用户疏导。截止到2020年9月,B站疏导案例了11857例。

中国有许多公司的主要用户也是年轻人,它们比B站大很多,钱也挣的更多,但有几家像B站这样,真正承担起对年轻人的社会责任?

B站的很多价值,是只关注财报和数字的投资者看不到的。

段永平说,“其实我也没有一个所谓的格式或公式去判别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不过,我经常会用拟人化的角度去想一家公司。我不想打交道的人我也不想投资他们的公司。”如果B站是个人,那么我100%认同他的价值观,可做兄弟。

我是个小散户,没有清盘线,也没有业绩的压力,所以我可以很“任性”:我只投资我认为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没问题的公司。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我不会用自己的钱去支持三观不正的公司。况且如果我根本就不认可一家公司的价值观,那我一定不会长期持有,赚钱也只是些小钱。我投资B站,其实也是支持它去继续做正确的事,坚持数据真实,坚持用户第一,承担引导、教育和帮助年轻人的社会责任。

我为什么满仓B站(2)—— 企业文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