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一些荧幕和现场背后的音频故事(26)--弦的长度,拾音器特性和音色偏好那些事
每台钢琴的音色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嗓音都不一样,每把吉他的声音也都不一样,
但通常说,为什么管乐器的声音能做到相似,但附带了弦的乐器就非常难以做到相似
合成器和带腔体的乐器在表现力上的差别是什么,产生这些差别的原因是什么
这篇就简单来解释下
我们先定义三种极端音色审美为
高电平低动态而干净的现代音色
低电平高动态而浑浊的复古音色
高电平高动态而现代打击类音色
1.干净的现代音色其实非常常见,以合成器,大量失真后添加了多个Noise gate的djent吉他音色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A411h7pT(附带一个Noise gate解说视频)为主流





缺点:其实也不能说是缺点,只是太干净的音色通常不会非常抓耳朵,所以通常意义上就算是合成器音色,最终使用也会添加非常多激励/失真类效果来制造一些动态(琵琶加了失真就就heavy metal ⬅打死)
2.低电平高动态而浑浊的复古音色就对于无法接手原声和电声乐器的用户们来说就比较少见了,因为乐器之间存在物理结构的区别,所以就像世界上没有同样的声音的一对鼓一样,原声和电声乐器的魅力就来自这种不定动态带来的“挠痒痒”一样的质感,带来的扰动人心的体验




因为整体电平偏小,所以在录音和传输阶段,这个电信号很可能收到了非常多的泛音和混响,导致在后级通过增益对这类音色做提升的时候会显得这类音色数字音频和电信号整体的headroom非常小,以至于无法展开非常大的动态范围,带来了这类音色“厚”“惆”的质感,但因为整体的传输介质之间的干扰和抵消,最终这类音色的呈现都会以一种非常低动态的电平形式被表现出来
3.高电平高动态而现代打击类音色,以大张力,的音色和硬件类合成器音色为主,




其他很多现代合成器音色角度是非常好了,但。。。。大家懂的,它好是好,在混音角度能不能用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毕竟如果你要唱,这个铺底用的音色喧宾夺主可不好,如果你要纯音乐,结实的低音乐器才是主力)
1.vintage(复古的,年代感的,通常指代60年代之前的声音质感)
2.modern(现代,时尚的,通常代指70-80年代的质感)
3.indi
4.avant(前卫的,积进的,通常指代00年代发展至今的新质感)
5.roomy(房间质感的,形容收到的房间混响量比较多)
6.
7.Psychedelic(迷幻的,实验性的,通常指代运用非常多调制质感/白噪音来制造入迷质感的实验性音乐,由60年代发展至今)
8.pad(铺底感的,不明显的,通常代指动态小但整体音域大的音色,铺在音乐中承担氛围感)
我们再来看看收音方式对收到的声音电信号的影响
1.单声道直收,mono麦,电容麦

2.单声道直收,mono麦,动圈麦

3.环境音收入,立体声麦

4.属于早年的麦克风设计

我们的混音,会远比在前端制作好一个足够好的音色不重要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