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热爱音乐的你,找到属于自己的老师了吗?

2018-09-10 22:14 作者:指弹中国-指弹吉他  | 我要投稿



关注微信公众号“指弹吉他”,查看原文


今天是教师节,指弹中国想跟老师们道一声:辛苦了!祝你们节日快!

 

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的也是一篇跟“老师”有关的文章。在这篇文章当中,作者对国内的指弹现状进行了一些观察和思考。相信各位喜欢吉他、喜欢音乐的朋友们会从中得到不小的收获。



如何寻找属于自己的“音乐老师”?


 作者丨陈曦白

润色、编校丨老于

 

无论在哪个领域,除了教授我们基本技术的老师之外,对我们风格形成和知识储备能够产生深远影响的“老师”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我们究竟如何找到自己音乐之路上最合适的“老师”呢?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自己的体会。

 

我的写作老师曾经和我们强调过这个方法:找到一位你喜欢的作者,再寻找他喜欢的作者,以此类推,最后找到最源头的那个人,去钻研他的作品,而在这个漫长、艰辛的寻找的过程中,我们自然会得到很多收获,对某种风格或流派产生有深度的了解。

 

在音乐上,我们似乎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

 

拿这次WAGF的高人气“爱豆”伍伍慧来举个例子,当全世界都在帮他宣传他的微博的时候,我们可以在他的微博看到这样一张照片:



我觉得这件衬衫很好看,我也很想要一件!因为上面可爱的图案,来自the Beatles的Help专辑封面。




伍伍慧喜欢披头士是人尽皆知的事,除了他自己经常把the Beatles挂在嘴边之外,他还改编过the Beatles的经典歌曲Can't buy me Love。那么,如果你想要了解伍伍慧的音乐,想要学习他这一流派和感觉的音乐作品,多听 the Beatles的音乐则可以看作是一堂必修课了。

 

实际上,The Beatles的音乐对许许多多的吉他演奏家造成过影响。无论是钢弦还是尼龙弦,我们可以在网络上找到数以百计的改编自the Beatles的吉他演奏作品。除此之外,伍伍慧在自己曲谱集当中推荐过的专辑,大家也不妨拿来一听。

 

同时,岸部真明是伍伍慧的吉他老师之一,可以想见伍伍慧风格的形成过程中,必然少不了这位老师的影响。然而,伍伍慧却没有像许多国内的琴友一样,把自己的创作变得过分地像岸部真明,而是借鉴了老师之所长,发展出了全然不同的作品。

 

我们继续追溯,岸部真明喜欢的是什么样的音乐呢?从岸部老师名为《My Favorites》的专辑中,我们似乎可以找到线索。



可以肯定,这张专辑里的曲目,完全是根据岸部先生的个人喜好进行选曲和改编工作的,其中包括Carpenters、Eric Capton、The Kingston Trio等大牌前辈的代表作,涵盖了西方经典流行歌曲、经典民谣、爵士名曲、电影插曲、日本民歌、古典音乐等等风格,且都是耳熟能详的曲目。

 

这些音乐,同样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方向。同时,联系岸部先生本人的经历和音乐生涯我们还可以发现,他早期同样受到The Beatles、Doc Watson等人的影响。如果再往前挖掘,到岸部的老师——中川砂人,也是日本指弹吉他的元老级人物,早期则受到Peter Paul and Mary、The Kingston Trio这样的美国50-60年代的乡村民谣组合的影响。

 

其实,到此我们已经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了:日本这些一脉相承的指弹吉他演奏家的个人偏好,基本都能够追溯到西方五六十年代起的音乐,以经典摇滚、乡村音乐、民谣为主。这不但是指弹吉他这种风格的源头,也是其他很多种音乐风格的源头,挖来挖去,都能挖到这里。

 

我们再从本次WAGF的嘉宾当中选择一位对象:英国演奏家Mike Dews。他演奏了自己改编的Purple Rain,这首歌曲的原曲来自美国流行音乐传奇式人物Prince,和著名的音乐天王迈克尔杰克逊是"对家"。



Mike是很有勇气的,因为这首曲子还有另一个著名的版本,就是一众大牌吉他手(以中国人民的老朋友Andy Timmons为首)为了纪念Prince而合作演奏的版本,大师们暗中较劲飚琴,风格各异,阵容堪称吉他届的《北京欢迎你》。当然,Mike的改编和这两个版本相比,同样有值得称道的个人特点。

 

来自俄罗斯的演奏家Alexandr Misko,在大师课的曲目中有他改编的《We Will Rock You》,这首更不必说了,来自伟大的英国摇滚乐队Queen,同样可谓封神的乐队,他们的传记电影也即将上映。

 

再把镜头调转到韩国朋友那边:去年,指弹中国的微信公众平台曾介绍过的一位气质优雅,温柔美丽,令人心动的演奏家Yenne Lee,她改编过美国六十年代乐队Bread的经典作品If。


跟the Beatles的音乐一样,If也是众多吉他演奏家的改编对象。


连载 | “指弹早知道”Vol.031《吉他美少女》Yenne Lee


小郑(郑晟河)的改编作品囊括了Michael Jackson、Extreme、Bon Jovi、White Lion、Queen、Green Day等等大牌乐队的经典作品,暴露了自己“摇滚青年”的本质。其中有些音乐在中国几乎已经没有、甚至从来就没有过市场,但在世界流行音乐史上却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能举的例子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说了。最后,要说到大家心目中的大神Tommy Emmanuel,按照我们找老师的方法,找到他的启蒙Chet Atkins,再找到Chet Atkins的启蒙Jimmie Rodgers,一切几乎都起源于西方早期经典摇滚和民谣。追根究底,所谓的"指弹吉他"Fingerstyle,不就是起源于美国乡村音乐吗。那么,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找到乡村音乐的根源呢?

 

 

实际上,如我在文章开头所说:这个寻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吸收学习的过程。


只要你用心钻研,即可在这个过程当中窥见一个属于音乐的繁复庞杂的脉络。这不单单只是为自己寻找创作上的"老师",也是形成个人风格、融百家之长补己之短的过程。

 

同时,还有很多演奏家、音乐人都有学习其他乐器的经历,比如"箱琴鼓手"Petteri  Sariola曾经真的是一名鼓手。而他如此优秀的打击技巧,绝不单单是在吉他的面板上练就的。


很多演奏家喜欢从乐队的视角出发,在创作过程当中,充分考虑到不同声部、音色的结合跟补充,这都会从对音乐的理解方式这种最基本的层面帮助他们形成个人风格。

 


同时,如果想要有所提高,我们必须放宽眼界,博采众长。我们知道,很多活跃在我们视野当中的吉他演奏家,都有着很好的古典音乐跟爵士乐基础。而只研究指弹,不喜欢其它音乐、也不听其他音乐的演奏家,我至今还没听说过。

 

学习语言,最基本的训练手段是“听、说、读、写”,这当中,“听”无疑占据着至关最重要的位置。然而,音乐作为一种最最需要“听”的语言,却被很多国内的琴友所忽略。这里讲的听,不是盲目地听,而是有效率且有目的性地听。

 

现在,我们很容易就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一份六线谱。然而,单单依靠六线谱去进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甚至,长时间以六线谱为唯一依据进行练习,得到的只是对指法的机械记忆,这除了能让我们提高一点手指灵活度之外,在本质上的进步微乎其微。


说到这一点,我个人也深受其苦:我弹琴的这些年,最大的问题就是琴龄不短,但乐理薄弱。有些时候,当我因为记不起指法而演奏中断时,很难从中断处继续演奏,而是要从前面某个记得起来的点开始凭借手指的肌肉记忆继续,相信很多朋友都有类似的经验,而这恰恰证明了我们在演奏时没带脑子,对自己演奏的音乐并没有充分的理解。

 

子曰乐队的吉他手汶麟老师,曾分享过自己的心得这是很多同时期的乐手共有的体验):早年间不便得到乐谱的时候,都是靠着扒带去学习自己喜欢的音乐的,而这个“不得不扒带”的时代,却成了很多那个时代的乐手的成功秘诀。


子曰乐队吉他手汶麟老师



另外,身边的很多朋友在谈及演唱时,总是觉得自己“五音不全”,实际上,他们的问题只是对音准和调性不够敏感罢了,这是缺乏最基本的视唱练习造成的,通过视唱练耳的系统训练完全可以矫正,哪怕是每天跟着钢琴做最基础的练习,也能让自己的乐感在短期之内获得很多大的提升。

 

如果,对于一个只是偶尔去KTV和唱吧放松心情的演唱爱好者来说,听音都是必要的训练的话,对于我们这些想要在吉他演奏上有所建树的琴友们来说,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自己在听音方面的能力呢?



日本指弹演奏家冈崎伦典老师


冈崎伦典老师也曾讲授过:不论是听还是演奏,他主要的记忆手段是双耳而非指法指型,这可能是很多琴友跟演奏家之间“最遥远的距离”。哪怕演奏的时候有个别音符的细微差别,只要和弦进行是对的就不会出错。这一点最好成为习惯。

 

同样是观看一部电视剧,各行各业的观众,关注点自然不同,演员的颜值、布景的室内设计、画面配色、特效…但是我们最初学习专业时,老师就要求我们分析是否有废戏和水词、每个段落的创作意图、整体起承转合的结构、前期铺垫是否能达到高潮等等。

 

在刚开始,欣赏的确变成一种煎熬,然而,时间长了成为习惯,即使不是在学习中观摩,我们也不会再像以前一样纯粹的“看电影”了。当分析音乐的和弦进行、编曲等等变成了习惯,进步也就在潜移默化的发生了。

 

很多国内外从业者都清楚的一点是,我们国家的流行音乐基础并不扎实,既没有日本那种一脉相承的音乐历史,也没有广泛流通西方经典音乐的历史和环境。很多西方甚至日本朋友们司空见惯的音乐,在我们这儿却是面临着知音难觅的窘境。

 

所以我们更需要多听、多学习,找到自己的"老师"。死死抓着指弹,却从来不朝更深和更广的方向进行探索,这是很多琴友的问题所在。因为那些音乐,不也算是指弹吉他这种风格的"老师"吗?


<The End>


热爱音乐的你,找到属于自己的老师了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