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界管理 | 真正的领导力,从来不是领导别人那么简单
在如今的企业管理中,我们经常会听到“领导力”这个词,那么什么是真正的领导力、管理者要怎么提高领导力呢?下面就一起了解一下吧~

1、什么是领导力?
领导力可以被形容为—系列行为的组合,而这些行为将会激励人们跟随领导去要去的地方,不是简单的服从。
领导力它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管理层,在课堂,在球场,在政府,在军队,在上市跨国公司,在小公司直到一个小家庭,我们可以在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捕捉到领导力的身影,它是我们做好每—件事的核心。
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得·孔茨说过领导力是—种影响力,领导即是—种影响过程,是影响人们心甘情愿和满怀热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艺术或者过程。

所谓领导力,就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影响力,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会去影响他人,也要接受他人的影响,因此每个员工都具有潜在的和现实的领导力。
在组织中,领导者和成员共同推动着团队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在系统内部具有以下几个要素:领导者的个性特征和领导艺术,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积极互动,组织目标的制定以及实现的过程。
系统是否正常取决于各要素能否协调地发展。而协调发展的关键就在于领导者和其他成员之间的互动,能否使领导行为双方互动形成统一的认识、情感和行为活动,是领导力正确发挥的必要条件。

2、怎么提升领导力?
(1)激发每一个人的潜力:定期和团队中的每一个人沟通,学会夸奖和鼓励下属,发挥每个人的优势,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其实,团队成员之所以愿意跟着你干,薪酬是一个方面,你个人的人格魅力是一方面,工作环境是一方面,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个人的成长性,以及成就感。定期公开表彰符合你预期的团队成员,每个月评选优秀员工,给其他员工做榜样。
日本松下公司每季度都要召开一次各部门经理参加的讨论会,以便了解彼此的经营成果。开会以前,把所有部门按照完成任务的情况从高到低分别划分为A、B、C、D四级。会上,A部门首先报告,然后依次是B、C、D部门。这种做法充分利用了人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因为谁也不愿意排在最后。

(2)领导者要做好自我管理:为什么要先管好自己呢?因为与被管理者相比,管理者是资源支配权的拥有者,拥有更多的自由,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比如在企业,一个管理者可能不必像一般员工那样按时打卡,但是需要对绩效和企业的营收负责,或许需要更多的加班,牺牲更多的休闲时间。
管理者要管事务流程,管人,管资源,这是在行使权力,如果不能以更大的格局和视野看待自己的这种资源配置权力,还是止于一个普通执行者的被动接受制度规范的约束,那将是一个组织的不幸,管理职位越高,资源支配权力越大,组织的灾难就越大。
自我管理要用公平心和责任心,还要成为规则的模仿遵守者。

(3)要有战略性思维:战略性思维也叫前瞻性思维,就是你能够看到多远的未来的能力。不同的领导层级看到的未来长远是不同的,老板一般看10年,高管一般看3到5年,部门长一般看1-2年,所以如果你想提高领导力,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和领导层级,战略性思维也是非常关键。战略性思维除了看远,也需要看整体和全局,也就是要会筹划,会筹划的领导者,眼界会高,起点也更高,做事情的结果也就非常有质量。
战略性思维的修炼方式就是多看书和多走出去,锻炼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眼界。

真正的领导力,是一种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热情与想象力,一起全力以赴,共同完成明确目标的能力。并非只有顶着经理头衔的领导才需要具备领导能力,领导能力是每个员工通过日常工作与生活经历的培养积累而得。目的是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主动者,成为自己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