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王朝世系:新罗(中)
建中元年(780年),惠恭王金乾运死于金志贞之乱,武烈王系至此断绝,随后新罗进入后期,至886年宪康王金晸死后,新罗开始进入乱世。

1、新罗宣德王金良相(780年—785年在位)
开圣大王金孝芳之子,新罗第37代君主,建中元年(780年)与金敬信平定金志贞之乱而夺位,五年后无子而薨,由金敬信袭位。

2、新罗元圣王金敬信(785年—799年在位)
新罗第38代君主,宣德王死后在与武烈王系的金周元的竞争中获胜,即位为王,此后的新罗金氏国王都是他的后裔

3、新罗昭圣王金俊邕(799年—800年在位)
元圣王之孙,惠忠太子金仁谦之子,唐德宗于贞元十六年(800年)四月下诏册封他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鸡林州都督、新罗王,命司封郎中韦丹摄御史中丞,出使新罗主持册封仪式,然而韦丹还没到达新罗,金俊邕就在六月去世,谥号昭圣(新罗兴德王陵碑作“昭成”)。其册文被唐朝中书省回收,元和三年(808年)被新罗索去。

4、新罗哀庄王金重熙(800年—809年在位)
788年生,本名清明,即位后改名重熙,在位时由叔父兵部令金彦昇摄政,在位期间在政治上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年)颁示“公式”二十余条,并将官名进一步汉化,元和三年(808年)向十二道派遣使者,分定诸郡邑疆境,在文化上于元和元年(806年)限制佛教,禁止新创佛寺,唯许修葺;又禁以锦绣为佛事,金银为器用。
元和四年(809年)七月十九日,金彦昇与其弟金悌邕(一说金秀宗)率兵入宫,杀死金重熙。金重熙之弟金体明挺身护兄,亦遇害。

5、新罗宪德王金彦昇(809年—826年在位)
元和四年(809年)弑侄子哀庄王自立,任内新罗内忧外患,曾爆发金宪昌之乱,并被渤海国击败。宝历二年(826年)去世,传位同母弟金秀宗(兴德王金景徽)。

6、新罗兴德王金景徽(826年—836年在位)
初名秀宗(又作秀升),后更名景徽(又作景晖),在位期间力图重振王权。他改执事部为执事省,并在太和八年(834年)下教书申明服饰,以定尊卑。他还设置清海镇,任命从唐朝回国的弓福(张保皋,790—846)守护新罗海疆,打击走私贸易。
开成元年(836年)十二月,金景徽去世,谥号兴德,享年六十岁。死后发生王位之争,堂侄金悌隆夺位,是为僖康王。

7、新罗僖康王金悌隆(837年—838年在位)
新罗元圣王金敬信曾孙,金礼英之孙,金宪贞之子。他在堂伯兴德王死后夺位,一年后被金明(闵哀王)逼迫自缢。

8、新罗文圣王金庆膺(839年—857年在位)
早年随父金祐徵投奔清海镇,即位后封助父登位的清海镇大使张保皋为镇海将军,846年张保皋反叛新罗朝廷。金庆膺派武州人阎长到清海镇伺机暗杀张保皋
大中五年(851年)二月,罢清海镇,移其民于碧骨郡,解决了一大割据隐患。
大中十一年(857年)九月病重,遗诏传位于叔父金谊靖

9、新罗宪安王金谊靖(857年—861年在位)
神武王金祐徵异母弟,文圣王金庆膺之叔,在文圣王时长期担任宰相,在位只有三年多,政局大体稳定,咸通二年(861年)正月二十九日薨逝

10、新罗景文王金膺廉(861年—876年在位)
新罗僖康王金悌隆之孙,神武王金祐徵外孙。金膺廉早年曾为国仙,大中十四年(860年)被宪安王金谊靖招为女婿。次年宪安王薨,他奉遗命即位。
在位期间平息允兴、金锐、近宗等的叛乱,强化王权,奉佛崇儒,亲唐事大,新罗一度出现回光返照的局面。

11、新罗宪康王金晸(875年—886年在位)
新罗景文王金膺廉长子,宪安王金谊靖之外孙,在位时期是新罗最后一段太平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