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与塔
聂钳弩
白蛇与许仙,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写这故事的有好几种书,我最爱《警世通言》上的“白娘子”。从那故事看来,白娘子是个极人情也就极人性的平凡的女性,她爱许仙,嫁给许仙,后来为法海收服;文情简单朴素,使人感到一点淡淡的无名的悲哀,是中国短篇中的杰作。别的书就铺张得厉害,什么水漫金山,压在雷峰塔下,许仕林祭塔等等。 蛇,纠缠,毒,用它比女人,是颇有些憎恶意思的。但这意思,在一般人中间,似乎并不怎样普遍,深刻。写白蛇故事书的人,讲,读,听这故事的人,就都不怎样憎恶她;刚刚相反,许多人似乎还同情她。用老话说,这叫做公道自在人心。水漫金山,当然会荼毒了许多生灵的吧,但人们还是并不憎恶,好像明白那责任该法海负。本来,你出家人,管人闺阃则甚? 把她压在雷峰塔下,而且永久压下去,实在是一件不平的事。她不过找她的丈夫,要她的丈夫回家,犯了什么法呢?就叫她不见天日,身负重负,动也不能动一下,这日子怎么过呀!这是我们愚民百姓所常常盘算的。 中国没有大悲剧的故事,什么都让它大团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大快人心。白蛇被压,还来个许仕林中状元,衣锦荣归,奉旨祭塔,也不脱此例。有人说这是不敢正视现实,是说谎,恐怕是不错的。但也可以有另外的说法,即我们中国人于是非善恶之间,取舍极严,关心极大。蛇已经被压下去了,没有任何法力的我们愚民百姓无法挽救,但对于她的含冤却耿耿在心,对于她的凄凉情况,又抱着无限同情,难道慰问一下也不可以吗?于是产生了自己的创作:祭塔。状元公许仕林也者,何尝是白蛇与许仙的儿子呢,不过是我们愚民百姓派去的代表而已。探监,甚至到学校里访女同学,不都要说得沾亲带故的吗? 若干年前,雷峰塔倒了。倒的原因,据说,是因为人们偷砖。砖,可以造墙。纵然不过是砖吧,年深日久,就成了古董,可以赏玩,可以卖钱。甚至一说:塔是镇妖的,砖当然也可以避邪。所以偷。天乎冤哉,刚刚把偷砖者的本意忘掉了!本意如何?曰:要塔倒;要白蛇恢复自由。愚民百姓也自有愚民百姓的方法和力量。 一九四一·一·三一·于桂林 (选自《蛇与塔》,1941年8月桂林文献出版社初版
作家作品
聂绀弩,笔名散宜生。著名诗人、散文家、“20世纪最大的自由主义者”,具有特立独行的个性和彻底的反板精神,1957年被定为“右派分子”。 他是中国现代杂文史上继鲁迅、瞿秋白之后,在杂文创作上成绩卓著、影响很大的战斗杂文大家。 在杂文写作上,用笔酣畅、在雄辩中时时呈现出俏皮的风格。新奇而不失韵味、幽默而满含辛酸被称作“独具一格的散宜生体”。 代表作有杂文集《历史的奥秘》、《蛇与塔》《聂绀弩杂文集》和诗集《散宜生诗集》等
文章介绍
●白蛇与许仙,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传说。在宋朝时的镇江市。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 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识,并嫁与他。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 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草灵芝将许仙救活。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白素贞因为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 白蛇的儿子许仕林长大后中了状元,衣锦还乡,祭拜宝塔,白娘子出塔,母子相见,大团圆。 ●《蛇与塔》发表了作者关于白蛇和雷锋塔的感想。对民间传说《白蛇传》作了推陈出新的解释,辩证地评析了各种观点,表达了对被封建制度压迫的女性的同情,并对民间文化和底层人民的正义感和反专制反暴政的智慧与力量进行了高度的褒扬。 白娘子水漫金山,祸害了许多生灵,但人们对她并不憎恶。反而对她充满了同情。把她压在雷峰塔下,永久压下去,是一件不平的事。她不过找她的丈夫,要她的丈夫回家,犯了什么法呢? 白蛇被压,她的儿子许仕林中状元,衣锦荣归,奉旨祭塔,大团圆的结局,体现中国人是非善恶。蛇被压下去了,百姓无法挽救,但对于她的含冤却耿耿在心,对于她的凄凉情况,又抱着无限同情。 雷峰塔倒了。倒的原因要白蛇恢复自由。 ●简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文章写得明白晓畅,从容不迫,精到又幽默;对评论对象稍加推演点染,点到即止,不枝不蔓,颇具风姿。结尾一句遒劲有力,发人深思。 全文很简短,但包含丰富的思想,全靠文字的简洁。运用民间语言,如“公道自在人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大快人心”等等,通俗易懂。 写老百姓同情白蛇,写许仕林是老百姓的代表,带上一句“探监,甚至到学校里访女同学,不都要说得沾亲带帮的吗?”生动幽默。 结句“愚民百姓也自有愚民百姓的方法和力量”遒劲有力,发人深思。 ●本文是如何在古老传说中翻出新意,提出自己的观点的。 《蛇与塔》就白蛇和雷峰塔的传说提出了两点新看法:许仕林中状元奉旨祭塔大团圆,是中国人是非善恶之心所产生的创作,是老百姓同情白蛇,派去慰问的代表,这和认为大团圆结局是不正确的看法不同 老百姓偷砖是“要塔倒,要白蛇恢复自由。”这和认为偷砖可以造墙、卖钱、辟邪的说法不同 这两点新的说法,赞扬了人民群众是非善恶之心及反专制反暴政的智慧和力量,具有深广的思想意义。 文章对封建统治者对民间传说话语的篡改进行了犀利剖析,见识深刻,观点新颖,充满着一种启发人的理趣美。 ●四,简析聂绀弩《蛇与塔》与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在观点上有何异同? 《蛇与塔》是聂绀弩的谈白蛇和雷峰塔的感想的杂文。鲁迅也曾有《论雷峰塔的倒掉》和《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两篇著名的杂文。 作者在本文中,有和鲁迅相似的观点,同情白娘子,谴责法海。 但是又翻出新意,从另一角度提出看法: 一是认为状元公许仕林祭塔这种大团圆结局,是老百姓的是非善恶之心所产生的创作;二是认为老百姓偷砖使雷峰塔倒掉,其偷砖的本意就是要塔倒,要让白蛇恢复自由。 。文章高度赞扬了人民群众的是非善恶观念及其反专制反暴政的智慧和力量。虽然谈的只是蛇和塔,却蕴涵着深广的思想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