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姐干货 | 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643/804考研经验分享

2022-07-20 15:11 作者:鱼小硕文学考研加油站  | 我要投稿

Hello!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风风学姐,

今天来给大家分享

北京大学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备考经验帖干货! 

 

学姐/学长

基本信息

风风学姐

专业方向: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史)

初试410+,初复试均名列前茅

 

我为什么想读研?

很早就决定了将来要作学术研究,也选好了方向,本科毕业后,是确定要读研继续深造的。

 

选择合适的专业和院校

很早就决定了将来要从事语言学专业研究,所以目标专业和方向是已经确定的。

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学科的实力强大。

在择校时,我的建议:

①明确读研的目的。想好自己到底为什么要考研,明确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对自己负责。

②明确自己的兴趣。我觉得只有热爱,才愿意去接触这个学科,了解它,研究它,愿意为它吃苦,愿意为它坚持。考研是一段比较艰难的过程,更需要热爱来支撑。

③高效搜集和筛选信息。

初试

复习时间线安排

关于复习时间线的小建议  

结合自身情况,根据自己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各个科目的优劣来安排时间。

先要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在一个积极的状态下备考,劳逸结合,先保证学习的质量,再来考虑数量问题。有的同学每天早起晚睡,看似学习时间很长,但是如果效率很慢、质量不高,其实复习效果并不好。

 

备考建议

就我自身而言,由于我的政治和英语本身基础不错、公共课考察的内容不多,加之专业课考察的知识点又多又深,分数差距主要由专业课拉开,所以我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专业课的学习上,留给政治英语的不多。但是公共课和专业课我每天都在坚持复习,没有出现这段时间只学这一科、那段时间只学那一科的情况。

 

政治

教材和习题册是必备的,建议大家去听一下机构的课程,如果只是自己看教材、查资料,恐怕理解不深,也耽误时间。老师经验丰富,会帮助你将知识点理解透彻,给出重点。

虽然政治可以考前突击,但是我还是建议大家可以早点开始复习。初期不用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背诵,只是听听课,不紧不慢地打打基础,对知识有一定的理解,这样考前背诵时就没有那么大压力。

 

英语

重在坚持,一定要经常把自己放在该语言环境中,潜移默化,培养语感。虽然考研英语不考听说,但是平时听一听、讲一讲英语,对考试也是有帮助的。在空闲的时候看看英美剧,就当复习之余的放松。

单词:我的方法是真题中遇到不会的单词,查词典然后收藏,每天去背。我觉得词典比单词书或背词APP更适合我,它能比较科学地划分义项,有中英文释义和权威例句。在添加新词时,我会顺便收藏它的同族词一起背诵。我个人认为词根词缀背词法是很科学的,关键是自觉地运用这种方法去背词和猜词。

阅读:阅读和翻译的基础都是词汇和语法,我认为所谓的技巧没有实质的帮助。把词汇学会、句义搞懂,明白文章的思路,认真分析问题和选项,答对题目不是很难的事。

作文:可以听课,也可以参考模板,但是一定要形成自己的套路,好的模板都是灵活的。

只要认真踏实,实事求是,历年英语真题就足够备考使用了。

 

专业课

如果简单地说,专业课考察内容就是语言学理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但是考试考察的知识点很广泛,有的比较细、比较深,所以我们备考需要看很多资料,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下面是我的几点经验。

①是参考资料的问题。官方没有给出参考书,需要我们自己去找资料,(我在另一个帖子里列出了一部分参考书),不能说只看这些参考书就够了,在复习中可能会遇到具体的问题,需要查相关的书籍、论文等等,这个就要看自己的复习情况了。另外,也可以关注北大老师的公开课、讲座等,去了解老师们的思维方式和学术观点。

看参考资料的时候要注重吸收记忆、融会贯通。建议大家读一点就记一点,到比较熟悉、比较扎实的程度。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其实就是联系的过程,但是联系也是需要基础的,有的时候可能遇到一个问题真的理解不了,就先强迫自己记一下,之后在其他书中发现这个知识点时,马上就能联系起来,再次补充强化,慢慢就会理解得更加深入、运用得更加熟练。

②是认真钻研真题。因为是院校自主命题,所以不可能找到历年真题的完整版,只能是一些回忆版,不过多找几年、把另外的语言学相关的真题也汇总起来,其实题量就很大了,还是够用的。我想真题是复习过程中最有价值的,因为许多知识点会反复考察。我是按照语言学的知识体系把这些真题分类汇总,然后写答案,根据考察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和扩展。很多真题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自己查资料、自己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

③是考前进行模拟。两个专业课题量很大,三个小时答题有点紧张,可能会有答不完的情况。建议大家考前自己演练几次,体验考试时的感觉,早做准备,提高思考和书写的效率。

 

其他建议

信息收集渠道:

①官方网站。报考院校及院系的官网、考点的官网、所在地教育考试院的官网等,这是我们一定要及时关注的,里面的信息至关重要。

②学长学姐。可以向已上岸的学长学姐请教一下。第一是注意礼貌;第二是不要事事麻烦他们,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先自行解决。

③公众号。很多公众号会发布公共课的笔记资料,需要什么资料就在微信搜索处直接搜关键词,就可以顺藤摸瓜找到一些优质的公众号了。除了考研的公众号,还有一些语言学相关的公众号也可以关注一下。要注意公众号的资料难免会有缺陷或疏漏,一定只是作为参考,不要形成依赖。

④学习群。一定要加优质的、有价值的群,比如大家讨论知识、分享资料的群,而不是一些乱七八糟的考研群。一定要注意以单纯的学术交流为主,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心态调节:

我认为备考的这个过程,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是第一位的,之后才是通过考试进入研究生阶段,考试只是一个检验的方式,一次考试不能完全衡量整段时间的努力。所以我感觉不要想太多,不要很焦虑,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在具体的学习上面。只要一直在坚持,善始善终,不管结果如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段经历。

 

有的同学可能会纠结自己的综合背景不是很出众,会不会影响录取结果之类的问题,从我的经验来看,老师们对学生的考察,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是第一位的,其他各方面都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所以大家只要踏踏实实学好专业知识,一步一步前进就可以了,不用过于担心其他的事情。只要在这两次考试中,我们输出的专业能力、我们表现出的专业水平达到了要求,一定会有好结果的。


学姐干货 | 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643/804考研经验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