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喜!外籍女生赶上“末班车”,被北大录取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黄如论中学,2020年毕业生黄皮肤黑眼珠外国友人郑愢婷,被北大录取。大喜!恭喜这名外籍女生赶上末班车,被北大录取。
考上北大,对于普通人来说,的确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那为何这名考生考上北大不仅值得庆贺,却是更上一层楼大喜呢?又为何说她赶上了“末班车”,十分幸运呢?
“新高考前沿”为您娓娓道来,大家一起看看到底是何喜之有。

第一喜:学生之喜
郑楒婷同学,2002年出生,父母以前在国外工作,她也入了阿根廷国籍。
郑楒婷同学,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在我们祖国就读的,分别是连江县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连江启明中学,连江黄如论中学。
郑楒婷同学,通过2020年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本科生入学考试、面试,预录取北京大学法学院。
能够考上清华、北大这样中国最高的学府,对于一个外国友人来说,恐怕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何况从小还是在我们祖国长大,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郑楒婷同学。
与我们正常参加高考的同学相比,她们需要参加入学考试,更要面试,才能历尽艰辛,排除万难,过关斩将,最终被录取。
所以如郑同学这样的外国友人,她们太不容易了,能够被北大录取,绝对是一件大喜的事情。

第二喜:母校之喜
黄如论中学在郑楒婷出生那年创办,一晃18年过去了,校史上没有出过一个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直到今年,一切都不一样了。
我们知道,对于一所高中来说,出没出过清华、北大的学生,能考上多少,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指标。
比如衡水中学,大家哪怕对其教育模式质疑再多,但都认可这所学校的办学实力,因为人家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随随便便就过百了。
办学18年,黄如论中学始终差一口气,那就是培养出一名考上清北的学子。终于这一天,到来了。
黄如论中学创造了自己学校的历史,也创造了连江县的历史,外国友人郑楒婷同学成功考入了北京大学,是今年连江县高考唯一一名“清北”生。
这难道不应该称之为大喜吗?

第三喜:北大之喜
今年5月份公布了一项措施,国际学生想进入我高等学校学习,最近4年之内需有在外国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这个新规从明年开始实施。
如果再晚一年,郑楒婷同学这种一直在我们国内居住的外国友人,就失去了报考北京大学的机会,所以说她赶上了“末班车”,十分幸运。
但这何尝不是北大的幸运呢?因为北大差点错失了一位优秀的外国友人,真的好险。
大学的国际排名其中一个指标就是留学生,为了吸引优秀的国外友人,有些大学为了增加自己的吸引力,设置高额奖学金,招非洲留学生,不拘一格降人才。而北大不费吹灰之力,就招揽到了郑楒婷同学这样优秀的国际友人,这也是自身办学实力的一种体现。
所以对于北大来说,这也是一喜。

可明明是一件学生、学校、北大都皆大欢喜的事情,“新高考前沿”的内心却为什么有点不得劲呢?大家给说说,我到底怎么了,我是不是病了?
(PS:对比一下国外招收留学生的方式,中国繁荣昌盛之路依旧是任重而道远,希望能看到国人挺起胸膛做人的那一天!这一天,我相信,不会太远!我爱中国)
本文原创作者:新高考前沿,感谢您的关注。
一切新高考最新资讯,尽在新高考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