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去过迪士尼会自卑吗?

近日,黄圣依老公杨子在直播带货时,一段话引发争议。

当时,杨子情绪激动声嘶力竭地喊道:“如果你的孩子听见别的孩子在炫耀,他的父母带他去了迪士尼,而你没有带,他的自卑心可能由此而生。当我们说不要自卑,要阳光,要天天向上的时候,请问我们为孩子做了什么?如果孩子有这样的心情,你不会心痛吗?”

这是典型为了直播带货,而贩卖焦虑,但却被网友反感,认为给孩子灌输了错误的物质化价值观,所以招致不满。很多人表示,自己就没去过什么迪士尼,一点也不自卑。
笔者看来,杨子言论有不当之处,他简单将自卑心理与去没去过迪士尼挂钩,逻辑上不太成立,有些绝对化,同时贩卖了焦虑。在当下内卷激烈,成年人生活压力无比巨大的当下,这样的话听起来更刺耳一些罢了。
但我不认为像有些网友指出的杨子有歧视嘲讽之意。
另外,针对网友的反对之声,我也想多说两句。
一是许多表达反感的网友,并不能代表没有去过迪士尼的孩子心声。因为许多适龄孩子,此刻应该是被限制使用手机的,所以他们看不到这条新闻,也丧失了当事人话语权,所以许多网络反对声,只是父母在替他们表达他们的感想。
这个代替,是否准确,不得而知。
况且,杨子用的“可能”会使孩子自卑,是“可能”,没有绝对化,有了这个副词,显得更客观,如此多的孩子,你保不准哪个孩子因为别人家孩子去了迪士尼,而自己就会觉得自卑啊。
因为我们似乎从来没有这方面的调查。
其二,我们应该知道自卑来源。自卑是主观感受,但也大大受外界影响和刺激,孩子天生有自尊心,起码小时候的笔者,自尊心就颇强,看到别人有,自己没有,是不可能不失落的。
这种失落,能不能叫做自卑呢?
应该不算吧。
如果一个社会能够平等看淡物质,如果能对贫穷的人多一点尊重,那么即使没有去过迪士尼或者去不起迪士尼,也一样都受到人们平等对待,那孩子们可能会更加不因此事而自卑,这也许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我也不知道我说了什么,只是觉得,杨子说的不算特别过分,显然有不对的地方,但不妨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别自以为是老是指责别人,特别是站在道义制高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