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钢铁之师II】泥泞之虎——五装沉浮

2020-10-28 15:31 作者:久逺寺有珠  | 我要投稿

(写在前面的吐槽)16装的专栏发布之后原本又快把五装的这篇写完了,结果欧根一个补丁砍了173炮观和251迫击炮车,之前写的种种又要推倒重来一大半,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暗示了五装的命运多舛。本篇并不是一个介绍五装装备池的专栏,正文中所写的很多东西也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版本(拖更太久),大家就权当是堂小小的历史课,了解一下五装从哪里来,又可能往哪里去即可。

那么下面进入正文~

老规矩,重要的话说在前头:本文针对的环境为33~44,【11,22也有一定参考价值】,在代入10v10环境时需要考虑经济与玩家数量所带来的的总兵力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等比例调整。

总之,这次让我们从炮兵开始吧,这是我认为最值得详细讨论的部分。

五装大概是游戏之中玩家最熟悉的师之一,作为游戏中第一个德军师,也是维斯瓦dlc之前东线德军唯一的装甲师,我曾经在介绍SS5维京装甲师的专栏中大概讲过游戏早期五装的兴衰(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840114),当时对抗IS2的能力是评判德装强度的硬性指标之一,不过时过境迁,此时的德军(尤其是不涵盖西线2个dlc的东线德军)已经在16pz的带领下从IS2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我们早期经常诟病的五装炮兵强度问题也因为时代的改变而有了不一样的答案,毕竟过去炮兵对抗重甲的能力是衡量炮兵强度的标杆,而现在,对普通德装来说更要求炮兵对复杂地形的高效率支援,如果说过去五装的炮兵是让五装黯淡而熄灭的最后一堆篝火,那现在五装的炮兵则是点亮五装生命的第一盏明灯,尽管前路依旧坎坷,但五装依然可以再次抬起头向前迈步,新的时代赋予了他新的使命,也许这一次,他可以走的更远。

在钢铁之师2中,衡量一个师的强度的标准有很多,但是总结下来无外乎三点:步兵,坦克,炮兵,这三大类单位构成了游戏中的主要作战力量,而当把这个标准套在德装身上时,就必然会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德装自身本就以牺牲步兵为代价换取了更强大的装甲力量,在德装身上,步坦炮的三角关系从一开始就是缺失的,但只有强大的坦克并不能弥补步兵短板所带来的劣势,毕竟坦克进不去太多步兵可以进去的地方,但是不要紧,坦克进不去,炮弹可以进去;德装自此从三角平衡走向了两极,但是这样两极的战斗力构成是非常不稳定的,尽管炮兵,尤其是配备有电台的迫击炮车有着极高的压制效率,可以非常好的支援步兵作战,炮兵终归是一个成型投入比较高的单位种类,在初期步兵劣势的情况下强行投入经济砸炮兵并不一定会有好的收益,恰恰相反,有的时候这种行为会把你带入恶性循环。

那有没有投入不是那么高,可以在比较快的时间内成型的有效压制前线的炮兵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观测火炮,WG系列中没有,在SD系列中引入的新机制,炮观牺牲了“持续性”换来了昙花一现般的强爆发力,只用一门火炮价格就可以换来几十门火炮的火力,因为你基本不会遇到需要火炮一刻不停开火的时候,换算下来炮观覆盖的游戏时间实际上并不短,过去一卡B阶段2台203mm炮观一共6轮,实际上覆盖的游戏时间远高于B阶段的10分钟,而老版本的173mm炮观更是有多达4轮的使用次数,理论上C阶段一卡3台可以不间断炮击20分钟以上;而恰好,五装牺牲了远程火炮换来了他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东线德军之中至今为止唯一有炮观的装甲师,而且其中一卡是性能优异(过去式)的173mm炮观,五装在复杂地形上的战斗力是比其他德装高上很多,尤其是另一个拥有173mm炮观的21装,其炮观载体上移动速度过慢,经常赶不及支援,而五装的炮观则在载体灵活性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同为配备有观测火炮的德装,五装时常被与116pz放在一起比对,116在炮观不光在卡的数量上有明显的优势,并且配备有150/380mm炮观各一卡,在这个补丁之前,116与五装的炮观可以说是平分秋色,尽管116有着更强的火力,但五装凭借着173mm炮观每台四轮使用次数的超强耐久力获得了持久战上的优势,但随着新版本的更新,173炮观的持久战优势也变的荡然无存,五装在炮观的竞争上如今已经完全不及116pz,而116自身本就有常规重炮与火箭炮的优势,相比之下,五装刚有起色的仕途则又蒙上一层灰色。但五装的炮兵之中还隐藏着另外一块宝藏,那就是迫击炮车,过去五装除去炮观之外,海量的迫击炮车也是它处理复杂地形极具效率的手段,新补丁中尽管“标准化”了几乎所有迫击炮车的数量(由之前的各种不同数量统一为2/4/6),但只有五装的250/7迫击炮车依旧维持了A阶段4台的数量(与此同时116pz的同一种单位数量被“标准化”成了2/4),这种因为竞争对手变弱而变相让自己变强的改动抬了五装一手,让五装找回了一点场子,虽然五装并非这个改动唯一的受益者,不过那就是后话了。

用优势炮兵在复杂地形迟滞对方,并依靠优势坦克在平原建立优势(在某些情况下在平原建立优势也需要炮兵帮忙,例如炸IS2)曾是德装最传统的游戏节奏,也是五装最初所遇到的难题,然而时过境迁,大概也没人会想到德装也有强调起复杂地形作战能力的一天(本质上是因为德步太菜)而现如今,五装交出了自己的答卷,也同时让我们真正认识到,所谓的优势炮兵并不是更大更多;钢铁之师是一个推线游戏,一切行为都为战线服务,大多数时候玩家乐于把大口径重炮作为评价炮兵强度最主要的因素,但这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现在大口径重炮最大的作用在于炮战,而炮战最主要的动机其实是阻止对方火炮向你的前线投射火力,只有在对手先行出炮的情况下,你的重炮才有发挥的空间,因为重炮自身对前线的支援效率低下,不分情况的盲出重炮是对经济非常大的浪费,而一个只有炮战能力却全无前线支援效率的炮兵,实在不能称之为优秀,游戏中的352步兵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虽说如此,五装的情况依旧不乐观,他的竞争对手们依旧高手如林,116有骡子与海量重炮加持,12ss有陆行斯图卡的独门绝技,而另一边大魔王21pz终于从反is2的不朽伟业中解放出来,拿出了自己的3卡炮观+连射迫击炮+洛林150,但116没有那么多迫击炮车,12ss也没有炮观,21pz的炮兵机动性不足,五装不能靠莽占据上风,但总归能占点什么便宜,这也某种意义上诠释了五装的生存之道,在夹缝中求生存,扬长避短,行他人所不能行。

说到扬长避短,就不得不提到五装的装甲了,我们之前提到过所有的德装都牺牲了步兵换来了装甲优势,但五装所得到的,远比“优势”还要多,我们在介绍SS12的专栏时曾经提到过五装的坦克,不错,在SS12到来之前,五装的装甲体系可以说是德装之中最强的,它并没有强在某一个特别突出的点上,却强在圆滑,没有缺点,他比116更稳健,又比教导与维京更厚重,同时还比21pz更迅捷,可以说除了天之骄子SS12,五装依旧稳坐最强坦克卡位的宝座,这是五装的资本,也是扩大自身炮兵优势的手段,圆滑的坦克位让他可以更好的处理平原战斗,虎式在远距离交战中依旧坚如磐石,也有更加灵活的豹子负责中近距离的战斗,四号数量充足可以应付更加近距离的火并,总体来说五装的装甲力量几乎具备SS12全部的优点,之所以说是几乎是因为没有豹D的加入让五装缺少了一点SS12的机动性,10km的速度差也许会让五装在前期抢位置的陷入被动,但总体来说依然无伤大雅。

最后来谈谈战斗力三角中的步兵,作为被舍弃的部分,五装的步兵步兵是脆弱的,脆弱到步兵比坦克更珍贵,脆弱到每一个战损都难以接受,但尽管脆弱,步兵却必须要被部署到最危险的地方,步兵撑起了战线,也撑起了对装甲师来说至关重要的视野,炮击的位置,坦克的移动都需要步兵的视野支持,因此要让优势的载具力量尽可能完美的融入到步兵战斗之中,对德装来说,载具与步兵就像是两颗行星,彼此互相环绕,步兵用视野保护载具,而载具用火力保护步兵,装甲师的步坦协同远比步兵师来的复杂,因为对步兵师来说步兵可以是消耗品,不管发生什么都可以让步兵走在坦克前面,但装甲师的步兵并不是消耗品,什么时候人先上,什么时候车先上,也是对游戏经验的考验,如果遇到了无论如何都不能下判断的情况,那么永远记住装甲师唯一的消耗品,就是炮弹。

至于其他单位,五装也算是彻底贯彻了自己不上不下,无功无过的特点,侦查位马马虎虎,该有的都有,但却少了本应是德装强势单位的222与231,支援位虽然没有SS12那样极高的架设质量,也还说得过去;AT位不管是格子还是单位池都很不错,没有四歼算是一点点缺憾(总得缺点什么)不过黄鼠狼坦克歼击车加强到10血以后也算可堪一用;防空算是五装的强项,20高,四联20高,flak43,88高应有尽有,即使有SS12,五装的AA也就一人之下,但防空终究是防御单位,而且是针对性防御,对手越依赖空军,你AA的优势就越明显,反之亦然,因此AA就算再强也仅此而已;五装的空军虽然格子紧张,但不乏高性价比的单位,不管是B阶段一卡8个的侦察Do215,还是数量高达3/6/9的Fw190战轰,都可以让五装的空军在这个纯扫射机退出历史舞台的时代找回一丝存在感。

正文此也就算告一段落,大家也不难看出五装所走的道路,就像其他德装笔直却狭隘,但五装更甚,走完这条路需要果断迈出脚步的果敢,也需要防止自己掉下深渊万劫不复的缜密;也像泥泞中的老虎,尽管迟缓,但依旧致命。

就像我在SS12的那篇专栏中说过的,决定游戏环境的师就像创造世界的神,就像16装的出现也创造了这个版本的游戏环境一样,但同时游戏环境也让让其他德装得以重新思考自己何去何从,就像无数故事中所说的那样,神创造了时代,而时代则总在召唤人的英雄。



【钢铁之师II】泥泞之虎——五装沉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