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我们会飞向哪里?

现在是2023年2月6日13:21,下午好。
我的作息真是稳中向坏了。

文华
自从去到一个新的环境,遇到了新的人,做了新的事情,我在很多方面上的倾诉欲相比去年少了很多。不过说起来,去年那种倾诉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的情况应该是比较特殊的。我的成长路径在许多方面与其他人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感情方面也好,学业方面也好,为人处世方面也好,我在当下、过往的集体中都相对“扎眼”一些。故而,独特的个人风格造成了我这人还算是有一些可以让人记住的点。
不过,这些特殊的地方,只是相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的。如果把范围扩展到“所有人”的范畴中,其实我经历的一切、我拥有的一切,又在人群之中不乏类似先例。我想也许,这也是一种“少见”与“不少见”的某种奇妙统一。换言之,在大多数人中特殊的是我,但在所有人中,我特殊的又有限。这是个基于不同参照可以得出不同结论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会想,我是希望成为一个普通的人,还是希望成为一个特殊的人呢?小时候,我会想成为童话故事里一个个主角,在每一个微小的世界经历不同有趣的事情。长大之后,我又总希望只求平安泛泛即可。在2023年的我,似乎并不完全特殊,但也不完全平凡。普通中特殊,特殊中普通,也许,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吧?
在须臾、万言、飞鸟、小黑的字里行间,充斥着独属于我一个人的如梦过往。那是除我之外的其他人很难共情、理解的回忆。我希望我的故事足够精彩。我觉得,正是这些独一无二的精彩,奇奇怪怪的过往经历,塑造了我这个复杂且充满情绪的性格。
远方
坦率来讲,对于能否最终实现我的梦想,我并没有多少把握。不过,有一个目标放在眼前,其实并不是一个坏事。在最开始记录《须臾》的时候,我就贯彻了一种指导思想:要把美好的、意气风发的、依依不舍的那些情绪和往事都记录下来,记录给若干时间后的自己看。立足于当下,站在现在,将散发着光晕的火种留在字里行间,去拯救那个未来被创伤的自己,重燃心火,点亮希望。
这其实是一个不太好理解的概念。在2020年去做这样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其实根本没想到这件事会对未来的我产生多大的影响。20年的我真的从须臾中跳出来,拉着21年、22年的我,给了我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带着我一起,从冰冷黑暗的房间里逃离,飞向未来远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一句被许多人在作文中借鉴引用过的句子被我再次想起。一波人来,一波人走,而太阳照常升起。

马上就要开学啦,下学期可以遇见将是非常忙碌、压力山大的。祝我好运,我们未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