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迅疾若燕(1)

2023-07-19 08:57 作者:奔驰的带鱼  | 我要投稿

本期故事以铁少为主角,讲述了韶山八研制的趣事以及辛酸历程。本季挑战出现CP 正文: 1991年 建宁田心 建宁机车车辆厂会议室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一年前,铁道部发布了《铁计【1990】1号文》。内容中明确指出楚深铁路旅客列车速度提升至160公里/每小时的技术发展项目。”而就在前天,铁道部正式下发了《铁科运函【1991】474号文》。运函内容中提出一个重要通知《楚深线准高速铁路科研攻关及实验计划的通知》。各位面前就是运函的复印件,请各位仔细阅读。”一位中年男性意味深重的说。台下的个人开始阅读起来,边读边讨论。 这时一位身着深蓝色上衣穿着天蓝色裙子肩上披着白护肩系着红色领带的少女举手发言:“厂长,方案由谁负责?160公里比较难,咱们出个什么方案?”随即,一群人附和道:“是啊,厂长。不行,咱们已经有段时间没出好机车了。据说这次连胶澳四海机车厂都决定参与车厢的研制。龙城戚墅堰机车厂都决定参与研制内燃机车。”有一些人窃窃私语着。这时厂长背着手说:“好了,好了。别吵了。厂内党支部我和其他高层们已经决定了,这次项目由小邵她们的团队担任,其他部门要全力配合。视作为第一事项!好了,会议结束,散会!哦,对了,那个小邵,待会去我办公室一趟。”说罢,厂长走出了会议室。大家开始陆陆续续走出会议室,边走边说:“给邵若燕做?是说他来我们机车厂也已经有三年了吧,也考取了高级工程师。参加了韶山5的研制,同时担任走行部的负责人。可是这次是160公里级,准高速比较难。她能做好吗?要是这次项目失败了,我们厂可就解散了。”大家不停的聊着。 而我们的主角邵若燕,依旧在会议室里看着那份资料。这时,她站起身来,把资料整理了一下,走出了会议室。镜头转向厂长办公室。邵若燕推开门说了一句:“厂长,我来了。”这时坐在办公桌前,戴着眼镜的厂长抬起头,笑着说:“啊,小邵来了。快做快做,我有一份资料要给你。”邵若燕走到办公桌前坐下说:“厂长,我看了这份技术资料,咱们厂有什么成功的案例吗?我看过我们的常识,你也跟我们讲过,目前是没有。可是像戚墅堰机车厂,他们有过东风九的成功案例。而我们是根本的零。唉,有点累。” 厂长苦笑着说:“小邵啊,你也参加过韶山5的方案。我国铁路第一次尝试研制高速电力机车,虽然失败了,但是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数据。而且机车粘着性的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邵若燕抬起头,有点不确定的说:“厂长,你的意思是让我们在韶山5的基础上研制160公里的准高速电力机车?”厂长说:“是的,没错在韶山5的基础上进行160公里提速改造。这就是我们的宝贵数据。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韶山5的所有资料全部被保存起来了。韶山5的资料我已经全部取出,并且最后的综合报告也有。粘着性解决报告也在里边。”厂长指着一个厚厚的文件夹说。邵若燕无奈的摇着头说:“没想到啊,韶山5的资料还在。不过,这份数据确实很珍贵。” 随即,厂长笑着:“那就这样,邵若燕同志现在厂里正式通知你,要求你携带韶山5的资料进行二次研发,速度标准为170KM/H。实验时速在200KM以上。携带机车直供电系统,厂内正式命名为韶山8!” 邵若燕从座位上站起来:“邵若燕接受任务!坚决完成任务!”随即厂长说:“小邵啊,你去看看你姐,你姐现在在东北。现在,在丁香城。同时把你姐叫回来,让她帮你看看如何增加牵引功率。现在厂里任命你为该机车总工程师,总负责人。这是车票,下午两点的车。还有一个半小时,来得及,快去吧。” 随即厂长将车票递给了邵若燕,邵若燕接过车票,拿着技术资料走了。 建宁火车站 这个时候车站已经有许多人了,大家的嘈杂声,使建宁火车站无比繁忙。由于依旧是非电气化,主力依旧是内燃机车。导致通常运行时速只有100公里。这一年,距离第一次大提速还有六年。 “旅客朋友们,由楚江开往丁香城西的236次列车,已经到站了。请各位旅客拿好车票,带好行李,有序登车。”随即,邵若燕带着她的行李箱登上了列车。 “东风4B?这不是东惜雪研究的吗?可是怎么是货运型啊?算了,纯数字。至少车厢是新的25B吧。” 下午两点,列车准时开出了。 “3号卧,是这个没错了。”邵若燕走进三号卧铺。放下行李,坐在床上。看着外边逐渐向后飞去的山间美景。以及那时不时越过的乡村小路和回着火车招手的快乐儿童。邵若燕觉得心旷神怡,不禁又想起了那首歌:车轮飞,汽笛响!火车向着韶山跑,越近韶山歌越响…… 彩蛋: 邵若燕看着列车越过高山和大河,一片碧绿的景象,让她觉得心情舒畅愉快。这时包间外,同样有一位青年男性,正在看着的高山美景但他却略显悠胀…

迅疾若燕(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