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矩形》
矩形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9章《四边形》第2节“特 殊的平行四边形”第一课时的内容. 一、授课内容的数学本质与教学目标定位 1.授课内容的数学本质 矩形是日常生活中出现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的性质是研究线段相等、 角相等、直角等知识的重要依据之一;借助于矩形的性质推出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 在求线段长或线段倍分关系、探究线段相等时,常用到这个结论. 矩形定理教学是本节内容的重中之重,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矩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 体现的一般与特殊研究问题的思想,将为后续其它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学习做恰当的铺垫. 因此,本节内容不论从知识上,还是从研究方法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定位 在学生已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本节又是特殊平行四边形的起始 课,因此将知识与技能目标定为: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 联系;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学生已积累了学习特殊四边形性质的方法,即按“角、边、对角线”的思路进行学习,但学 生的思维还依赖于具体、形象、易模仿的特点,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加强,因此将过程与方法 目标定为:通过对矩形特有性质的研究与验证以及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的得出,进一步培 养逻辑推理能力,体会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 新课程强调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 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定为: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养成主动探 究的学习习惯,体会矩形的对称美.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如下重、难点及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的得出. 教学难点:学生数学说理能力的培养,矩形的特有性质得出. 教学方法:类比体验、探索式教学法. 二、学习本内容的基础及今后有何用处,包括本内容的承前启后、地位作用、与其他知识内 容的联系、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以及应用. 本节课主要研究的是矩形的概念及其性质,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 形,积累了一定的几何图形学习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矩形既是借助于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在平行四边形基础上的扩充,又是下一步研究正方形的基础.运用矩形的性质推出“直角三 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一重要结论,是前一节平行四边形内容及三角形内容 的深化与应用. 所以,本节内容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还是方法的渗透都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教学诊断分析,学习本内容时容易了解与误解的地方 本节课学习中,在学生易错处教师采取适当的方法予以解决: 一是受日常用语的影响,日常生活中的矩形常被称作长方形,容易给学生造成矩形是另一种 图形的错误认识. 对策:把“平行四边形变形为矩形的过程的演示”作为教学情境,以学生直观感知为基础, 体会矩形就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为90°的特殊情形,通过观察给出矩形的定义,教师 明确长方形也叫矩形,纠正学生认为矩形是另一种图形的错误认识. 二是学生在探究矩形性质时,找不到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方向. 对策:师生共同复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类比平行四边形性质,为研究矩形的性质做必要的 铺垫;由学生对矩形概念进行辨析,加深对矩形与平行四边形从属关系的认识,为寻找研究 矩形性质的角度和方法,作进一步的铺垫,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三是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特殊四边形的性质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但有些 学生在后续应用时容易将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混淆. 对策:归纳矩形性质,进行知识的整理,与平行四边形性质对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矩形与 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体会特殊与一般的思想.使学生在对比学习中体会矩形与平行四边 形性质的异同,以免弄混. 四是在应用相关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会建立数学模型. 对策:在“用一用”环节中,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从而找到解决问 题的突破口,学会建立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四、本节课的教法特点以及预期效果分析 1.教法特点 根据本课的内容和八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及目标教学的要求,本节课自始至终以平行四边形与 矩形这种从一般到特殊的研究问题的思想为主线,采用类比体验、探索式教学法,体现了 由重知识传授向重亲身体验、重实践探索方向转变的思想. 2.预期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 点的教学思想. 1、平实的引入,找到学生认知的起点 教学中,把“平行四边形变形为矩形过程的演示”作为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认知准备,使 学生深切感受到矩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特例.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揭示矩形与平行四边 形的从属关系和本质属性.渗透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自然的过渡,性质将顺利得出 借助于矩形性质得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本节的一个难点,通过矩形与直角三角形图形之间 的转化,顺利的得出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质,体现了图形之间的转化思想,达到突破难点的作 用. 3、类比学习,在探究中建构 师生共同复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类比平行四边形性质,为研究矩形的性质做必要的铺垫. 由学生对矩形概念进行辨析,加深对矩形与平行四边形从属关系的认识. 类比研究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方法,寻求研究矩形性质的角度和方法,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 力. 通过小结,领悟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一般与特殊研究问题的思想,为后续其它特殊的平行四 边形的学习做恰当的铺垫. 把体会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以及研究问题的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 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加强学生对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的认识,达到突出重点,突 破难点的作用. 4、小结,完善知识,提升思想方法 通过师生的归纳总结,使学生在知识上完善、方法上提升.顺学而导,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达到对已有知识的重组和建构. 通过对本节课的精心设计,课堂的有效调控,能较好地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目 的. 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都应该有所提高,同时使 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是环环相扣、普遍联系的.使学生明白:学习中,往往可以通过类比、 归纳等方法将新知转化为旧知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