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物联网无线数传模块的三个常见功能,少了它们还真不行

2022-09-14 17:28 作者:泽耀科技  | 我要投稿

物联网数传模块最重要的是什么?

稳定传输?

抗干扰能力?

智能纠错?

远距离传输?


当然,以上都很重要,而如何去保证数据能够安全稳定的从一个模块传给另一个模块,或者由模块传达各个传感器以及主机,这是关键性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位使用物联网模块的用户们注意。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三种功能,它们在泽耀科技的众多模块产品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LoRa无线模块可读取模块 RSSI


RSSI功能是指信号强度的指示,无线发送层的可选部分,用来判定链接质量,以及是否增大广播发送强度。一言以蔽之,RSSI功能是用来判断无线信号的强弱程度的。


带有RSSI功能的无线模块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读取环境中的无线信号强度,判断信道是否被占用,如果是,则选择另外一条信道,如果不是则进入该信道。


至于例如泽耀科技A39系列模块中的双RSSI功能,分别为:



环境RSSI∶

即当前信道的环境噪声强度,用于评估环境背景噪声强弱,选择优质信道通信。


数据RSSI∶

接收到当前数据的信号强度,用于评估信号质量,判断通信距离,改善通信网络。


二、AES加密


AES加密标准又称为高级加密标准Rijndael加密法,是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旨在取代DES的21世纪的加密标准。


AES的基本要求是,采用对称分组密码体制,密钥长度可以为128、192或256位,分组长度128位,算法应易在各种硬件和软件上实现。1998年NIST开始AES第一轮分析、测试和征集,共产生了15个候选算法。


AES加密有很多轮的重复和变换。大致步骤如下:

①密钥扩展(Key Expansion);

②初始轮(InitialRound);

③重复轮(Rounds),每一重复轮又包括字节间减法运算(SubBytes)、行移位(ShiftRows)、列混合(MixColumns)、轮密钥加法运算(AddRoundKey)等操作;

④最终轮(Final Round),最终轮没有列混合操作(MixColumns)。


AES加密流程


AES厉害的地方是速度快,而且明文和密钥的长度可以是128196,256位,并且可以任意组合,明文和密钥的长度不一定是一样长的。不同工作模式也有着不同的优缺点,但总的来说AES加密能成为当今使用最广泛的对称分组密码算法之一,即是对其安全性最有力的证明。


三、ADC数据采集


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的缩写,指模/数转换器或者模拟/数字转换器。

adc电路是指模数转换电路。也就是将模拟信号变为数字信号。一般用在数据采集方面。

总的来说,它是指将连续变量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的器件。

在实际应用中模拟信号,例如温度、压力、声音或者图像等,需要转换成更容易储存、处理和发射的数字形式。

而模/数转换器便能实现此功能,在各种不同的产品中都可以找到它的身影。

ADC数据采集,可配置本机主动定时发送ADC采样数据,也可远程无线指令或者本机串口指令获取本机ADC采样数据。


今天先和大家分享这么多,欢迎关注我们,后续会我们推出更多物联网相关内容。


物联网无线数传模块的三个常见功能,少了它们还真不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